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双十一”退货潮 “打折”卖酒被吐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何碧文

  “双十一”刚刚尘埃落定,各大线上电商平台战绩也相继出炉。据官方数据,今年的总成交额逼近“万亿元”。每年销售额的攀升固然值得欣喜,但随之而来的退货潮也令一众商家有些“猝不及防”。

  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葡萄酒电商的身影。说是“白忙一场”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少葡萄酒电商确实“失望了”。

  但俗话说,“有失就有得”,退货潮带来的影响也令多位葡萄酒商也开始反思,不管是国产葡萄酒还是进口葡萄酒,销售中通过“打折”带动销量、提升业绩的方法都欠妥,必须及时转换思路,将卖酒变成“卖品牌”,否则就无法在后续竞争中获得优势。

  其实,在梳理“退货潮”出现的原因后也不难发现,“理性消费”是当前大批消费者的共有属性,所有掺杂“引导、诱导”性消费的行为,只能换得“一时之快”。

  理性消费占“主导地位”葡萄酒品牌不可或缺

  据网络公开的调研数据显示,对于为什么退货?排名第一的回答是“我的自由”(4278人投票);排名第二的回答是“为了凑单”(2418人投票);排名第三的回答是“后悔、冲动消费”(2164人投票)。仅仅是从这个数据,就不难看出主力网购群体的“特点”。

  新一代年轻消费者追求“自由、个性”,所谓的“我的自由”正是最好的写照。但是,有葡萄酒电商表示,现在的网购主力一定是80、90后为主,彰显个性尽管是他们的特点,但并不是真正导致退货的原因。假设某位买家真的用低价买到了高质量的商品,他们会退货吗?

  所以,他认为,真正的问题出在两点,一是宣传广度、内容、方式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是商品本身缺乏品牌支撑。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带动了推广的线上化,这种高效的传播方式“很好”,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我的葡萄酒就是好而且便宜”的宣传逻辑“大行其道”,太高的定位往往会给买家带来“拿货时”的失望。除了过度的宣传,在葡萄酒碎片化严重的当下,绝大多数产品缺少应有的品牌支撑,在品牌竞争时代,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只有拥有品牌力和品质力的产品,才能真正获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张裕的销售业绩也证明了这一点,有着国产葡萄酒“领头羊”地位的张裕品牌,在“双十一”期间其官方旗舰店稳居天猫葡萄酒品类店铺第一,且交易金额为第二名店铺的两倍。

  卖品牌酒 拒绝打折才是“上策”

  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的追求一直都有,所谓的“消费升级”更多是在说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端品牌”的需求正在提升。因此,选择一个大品牌经营是多位葡萄酒电商接受采访时一致认可的“制胜之道”。而与大品牌合作同样重要的,则是对销售思维上的改变,一定要认清“打折行为”得不偿失。

  从今年“双十一”的“退货潮”也可以清楚感觉到,不管是直接降价亦或是减免、凑单都已经被消费者“看穿”,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在消费中也变得越来越理性。简而言之,对他们而言,“花钱买品牌可以,花钱买便宜纯属浪费”。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当前国内消费者推崇的葡萄酒大品牌,国产葡萄酒领域的张裕、长城,进口葡萄酒领域的奔富、拉菲霸榜各大电商平台。而他们,靠的不是打折促销,而是在品牌支撑下的有限降价,让消费者产生买“福利”的感觉,绝不是买到便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