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为百姓幸福夯基固本 ——泰兴市姚王镇姚垈村党总支建设美好家园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韩菁 钱海凤

  最近,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姚垈村党总支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三大愿景”:打造一支真心为民服务的村班子,争当更高层次的乡村振兴排头兵,建设“强富美高”新姚垈。同时,还列出了每年要办的为民“十项实事”。

  10多年来,这个村党总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村两委会成员,始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一个上访村、落后村、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江苏省卫生村、生态村、美丽宜居乡村、水美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健康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泰州市小康先进村。2019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31.5万元。村党总支书记最近获得泰兴市“十佳村党组织”书记称号。2019年,姚垈村党总支承办试点“村级党小组建设”书记领题项目,“村级党小组建设”项目被评为泰兴市“二十佳项目”。

2.png

  干事创业以富稳民心

  近年来,村党总支带领群众创业,村里陆续兴办了4家工业企业、4家服务企业,腾笼换鸟3家企业。引进安徽能人孙路军盘活村闲置的厂房,兴办起橡塑机械有限公司,今年销售收入将突破3000万元,上缴利税30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先后鼓励30多个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全村200多人就业。钱金玉、姚子龙等人回村办起了永恒物流、建筑等公司,村里为他们提供场地、资金、劳力等帮助。

  村干部通过提供项目、就业等多种措施,帮助20户贫困户脱贫。将姚光友、黄兰、张桂珍等10多个60多岁的贫困、低收入人口组织起来,成立村庄环境整治和高新区环境服务队,为全村和园区提供道路、绿化、河道等养护服务工作。既维护了园区的美好环境,又增加了贫困、低收入户的收入,截至2018年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实干为民以干带民心

  村党总支和村委会成员真正做到了急群众所盼、想群众所想。他们日常走访农户、勘看现场,倾听群众声音,为群众做实事,率先将环境治理常态化。近年来,想方设法投入300多万元改造河道、绿化美化节点、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动员全村干部群众,对旧庄台进行整治、出新、提升,美化、亮化、绿化全部到位,成为泰兴高新区和姚王镇新农村建设的景点、亮点。两年来,泰兴市内外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慕名前来学习、考察近30次。2020年,筹集200多万元,改造、提升老城黄路本村段的路道1000多米。

  村里的党员干部积极服务,全力支持泰兴高新区的发展。10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用好“讲政策、讲道理、讲大局、讲长远、讲情感”的“五讲法”,动迁农户200多家,1000多亩土地,无一人一户上访,得到了广大村民、企业业主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村干部的动员下,作为动迁户的姚圣堂和党员姚卫,不但自己带头动迁,还协助动员本组21户邻居及时动迁。2017年10月,全村仅用23天完成了560亩、43户的征地动迁任务,及时钝化、妥善处理了矛盾纠纷,为高新区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提供了保障,被称赞为“姚垈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村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直战斗在防疫抗疫的第一线。带领由50多名村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组成的“党员防疫先锋队”,发挥党建“睦邻网格”作用,做到了“三个100%”:重点人员100%掌控、防控知识100%知晓、防控措施100%到位。

  服务群众以情暖民心

  村干部带头结对帮扶20多个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村民何翠芳的丈夫去世,儿子媳妇在外上班,老奶奶一个人在家,村干部经常做饭菜送给老人吃,帮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村集体负担村民的春、秋耕作费、家庭意外保险、家前屋后环境整治以奖代补等费用,每年达30多万元。对80岁以上老人、70岁以上老党员在重阳节给予慰问补助约10万元。每年对大病、重病、特困家庭补助5万元左右。全村惠民补助每年每人达200元。

  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严格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严守党的各项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年来,姚垈村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上抓得严、管得紧,深受群众好评,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70多岁的老小学校长、老党员姚文江动情地说:“这些村干部把时间、心血交给了乡亲们,献给了全村。让他们当姚垈村这个“家”,村民们信任他们。”

  坚守信仰以德育民心

  多年来,姚垈村党总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在为民服务、加快村级发展、服务园区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建立党员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及时传达现代化的生活理念,促进了党员管理,切实为党员群众开展贴心服务。完善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建设,根据党员的特长,调整志愿服务站人员,切实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示范、服务作用,做到“困难面前找党员,勇挑重担是党员,重要工作有党员”。

  村党总支发动老党员自费自编《新姚垈》小报,进行村史、家史教育,挖掘红色、传统文化资源,提炼出“奋斗、超越、担当”的姚垈精神,充实了党员、村民的精神食粮,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风、村风、民风得到了根本的好转。21名大专院校毕业、退休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本村在外工作的党员主动把组织关系迁入姚垈村。近三年来,有6名素质高、品德好、思想上进的村民主动加入到党组织中。

  如今,姚垈村党员群众纷纷出力出资建设美丽的姚垈村。外村人郭金荣到姚垈兴办建材公司,并将党组织关系转入村党总支,先后捐款几万元给村兴办公益事业。本村致富能人姚年元和在上海做建筑工程的党员凌杰、高港区兴办企业的党员鲁杰,共同捐助30多万元用于修建村庄道路、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