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筑牢抗疫保民的第二道防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罗小光

  国庆中秋双节,6亿多市民游走于祖国的名山大川,我们经受住了疫情大考。如果说广大医护人员,站在一线直面疫情,扑灭新冠,那么,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则从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开始,细查严审可能出现的每一个新冠蛛丝马迹,建筑起了扑灭疫情的第二道防线。

  疫情天降 防线悄然构筑

  1月23日,9个武汉人赶在武汉封城前匆匆来渝,投靠亲戚。到渝后仅2天,9人中一人便出现了新冠症状,发烧咳嗽,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新冠患者。这是渝北区龙山街道出现的首例新冠患者。

  1月底的重庆,大家对新冠是陌生的,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还是新课题。但大家知道,新冠是传染病,是传染病就必须隔离,这是常识。先得找一个地方,把8个密切者隔离起来再说,这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共识。

  但怎么隔离,在哪里隔离?没有人教,也没有任何规定可行。不能在小区就地隔离,小区居民对此本来反应就大。问了好几家宾馆,无论给多少钱,坚决不收密接者。大伙儿那个急呀,你望我,我看你,一时间真还没辙儿。

  龙塔街道市场监管所所长吴永春、副所长李庆带领全所20多名同志积极与街道、社区一起寻找隔离地点,维护小区秩序,劝说群众稳定情绪。在区里、街道的共同努力下,渝北区某农家乐,成为全市第一个临时隔离点。这下,武汉人居住的小区居民担忧解除了,8个武汉密接者放心了。

  从渝北出现首例确诊患者开始,除了卫生、疾控、医院,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街道、社区等部门组成了强力的盾牌,悄然拉开了建筑全区抗疫保民的第二道防线。

  深夜购药发现密接者

  1月26日深夜,武汉刚刚封城不久,渝北区统景市场监督所长马勇的手机急促地响起,药房老板报告,一年轻妇女来药房买发烧药了。一句话让马勇睡意全无,“留下她的联络电话和身份证信息了吗?”

  “有的。”药房老板回答。

  “好的,我马上过来。”马勇边走边向镇政府报告。

  赶到药房,马勇立即上报派出所查实顾客家庭位置。但查不到,民警说,身份证信息记录是错的。打电话对方又关机。马勇急得想哭,立即请求区监管局出面协助,让镇政府拉网摸排。很快信息反馈回来,该女子为5岁女儿购买退烧药。女儿三天前吃了团年饭后便发烧呕吐,要命的是团年饭上有武汉回渝者。

  武汉,在2020年冬天,是一个让人不安的名词。孩子母亲知道后,非常紧张。统景监督所同志一边安慰孩子母亲,一边联系医院。医生初查,女孩所有症状符合新冠特征,被定为疑似患者隔离治疗。后来,核酸检测试剂运到医院后,医生排除了女孩的新冠嫌疑。

  疫情期间,市场监管局大大强化了对各类药房的监管。通过药房发现了7.5万条发热病人的信息,其中,路过湖北的13人,他们频繁购药4717次,并从中筛查出疑似病例1例。

  口罩,是2020年冬天的急需紧缺货。区监管局领导亲自出面,仅用几天,便帮助区里一家科技公司取得了全市第一个N95口罩生产资质。在抗疫最关键时期,实现全市N95口罩生产供应的零突破。并组织药械企业,生产供应500?万个N95口罩,额温枪12万支、酒精23万瓶,查处哄抬物价、防疫物资质量问题等违法案件17起。渝北区抗疫第二道防线,在稳扎稳打地推进。

  严查厄瓜多尔进口白虾

  7月,北京新发地暴出海鲜市场查出新冠病毒后,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长安的神经崩紧了。咱渝北区也有全市最大的海鲜冷冻仓库,会不会有新冠病毒呀?

  查!立即全面彻查渝北区海领批发市场和全区进口冷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

  7月28日凌晨1点,区市场监管局执法者来到海领海鲜批发市场,打开冻库,里面堆积如山的白虾,从厄瓜多尔进口。为确保安全,最大可能排除风险隐患,渝北区市场监管局不仅对国家通报的两个批次厄瓜多尔进口白虾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建议疾控部门对所有批次的厄瓜多尔进口白虾进行抽样检测。

  随后的几天,区市场监管局不分昼夜,一家一家地走,一户一户地清,对全区127个冷库及所有冷冻食品生产经营主题进行拉网式清理排查,共排查出厄瓜多尔进口白虾12281公斤,监督销毁9810公斤。彻底堵住了新冠肺炎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

  叫停办席 阻断传播隐患

  张某是武汉人,妻子是重庆人。1月8日他在渝北巴菲圣宴订席20桌,准备5月10举办婚宴。市场管理局执法者获悉后,立即赶到酒店了解情况;婚宴中,可能有相当多的客人从武汉赶来,而当时武汉没有正式解封。

  “你们不能办这个婚宴!”当执法者果断告诉酒店经理时,酒店负责人懵了,我们订金都收了呀,何况对方是在5月才办呢。酒店工作人员不想失去这场婚宴订单。

  5月10日?你能保证武汉解封吗?执法者问酒店负责人。

  “当然不能。但如果当事人坚持要办婚宴呢?”负责人抬出了张某作挡箭牌。

  执法者又找到当事人张某,张某虽然不快,倒也同意取消婚宴。

  不仅外地人不能办宴席,本地人也如此。

  大年初二,大湾镇一百岁老人准备办百日寿宴,有20多桌。执法者知道后,立即赶到老人家中,劝阻了寿宴。

  就这样,为防止人员聚集,市场监管局提前向全区600多家餐馆,20多个农村家宴一条龙服务机构了解团年饭、寿宴、婚宴信息,要求无条件全部退掉。疫情期间,在市场监管局努力下,渝北区劝退聚餐、家庭宴席1554起,累计1.4万余桌,涉及金额近1000万元,消除了近15万人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隐患。

  不仅叫停各类宴席,市场监管局还出动了3100余人次,挨门逐户劝导活禽经营者暂停经营,全区累计关停了包括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及市场外338户活禽宰杀户,关停率达100%。

  3万人用餐安全 保障复工

  保税港区仅海关监管范围内就有15家食堂,18个配餐点,每天同一时段就餐有3.3万人,高峰时多达5万余人。如此密集的就餐环境,就餐人数,食品送餐中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企业复工后面临的最大难题。

  2月24日,当渝北区市场监管局临时接管了保税港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后,惊呀地发现,这里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隐患。比如,食品安全制度不健全,消毒柜部分硬件已坏,食品加工场地卫生条件较差,竟有蜘蛛网。餐具清洗不规范,有的缺少独立的保洁区等等。

  再这样下去,非出事不可!渝北区市场监管局领导要求市场监管所同志,对保税港区的食品安全立即整改、严格管理。很快,整改措施出台了,并全都落实。

  第一步,先培训,让全体食堂工作人员牢固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感。第二步,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凭有效健康证上岗工作。无证者一律拒绝。第三步,就餐者单向进入食堂,并在进口处设置消毒池。第四步,各生产企业设立食堂管理专员,定期对送配餐企业厨房加工进行检查。第五步,对送配餐企业要求加装摄像头和显示屏,实现明厨亮灶,让全体就餐人员监督送配餐企业等等。第六步,提高现场食品检查的频率,不定期、不通知,对各个食堂和配送餐点进行突击检查,如果违法违规者,依法严处。

  上述六个措施,条条逼人。特别是第六条,让保税港区的15个员工食堂、18个配送餐点高度紧张,不得不时时崩紧了食品安全的弦。

  从2月24日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接管到6月底退出至今,保税港区再没有出现任何食品安全事故。

  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花大力气,保证职工安全用餐,解决了企业复工的大难题。企业负责人说,这是政府对企业复工的最大支持,我们非常感谢!

  除此外,区市场监管局还对学校复课也采取了最严格的措施,出动了1000余人次,对全区395家学校、幼儿园进行了最严格的检查验收,让师生安全复课。

  因为第二道路抗疫防线的牢固建筑,因为对国家、社会、民众和企业体现出的高度责任感,让渝北区的百姓和企业,即便在疫情最严重的里子里,也有极强的安全感。今年上半年,渝北区市场主体量在疫情中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逆势上扬。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8596户,同比增长22.59%。目前,渝北区市场存活主体为126923户,总量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