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春国
“时间不等人,早开井一分钟就多一点产量,我们不眠不休,也要把疫情影响的损失夺回来!”10月4日凌晨两点,TK157井井场灯火通明,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二区副总监薛志恒、技术组技术员杨帆,正和岗位工人一起进行清蜡作业。这是该厂开展“持续攻坚创效”行动以来,干部员工自我加压,昼夜攻坚的一个缩影。
采油一厂作为西北油田投产最早的先锋采油厂,历经近30年高效开发,针对优质区块胡杨林保护区退出、老区油气资源量不断减少、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等严峻现实,坚决克服两次疫情影响,在分公司要求增产两万吨的形势下,不断强化“站排头、争第一”的高度责任感,提升油藏认识,强化价值引领,誓让老区油藏“返老还童”。
科技赋能,夯实老区稳产基础
“日产液20多吨,日产油10多吨,TK411井彻底起死回生。”国庆期间,开发研究所所长任波、副所长张伟带领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终于让关停 5年的注气井TK411井转采成功,为老区单元注气气窜治理提供了成功的治理思路和技术经验,对于老区稳产作用巨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促进老油田高效开发,厂长梅春明、总地质师郭忠良与科研人员一起,经过多次专题研讨,明确了“碳酸盐岩油藏再提升、底水砂岩油藏硬稳定、河道砂油藏控递减,推进地质深化研究、立体井网构建、水驱改善、气驱提效、措施增效5大系统工程”的研究思路,细化了 “攻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精细描述、底水砂岩油藏井间储量动用、河道砂油藏高效水驱技术难题,探索突破调流道、短半径侧钻、CO2驱等9项提高采收率技术,构建完善老区硬稳定技术体系”的工作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该厂与集团公司总部石油勘探研究院、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等深入开展“厂院结合”,围绕三大类油藏,扎实做好水驱、气驱、措施优化、低成本新工艺试验四篇文章,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深化岩溶系统应用,重构注采井网,夯实老区稳产基础。加强油藏潜力评价,复合手段治理,提升注气效果效益;针对底水砂岩油藏,依托油藏精细研究,井周走向井间,底水砂岩稳油控水;针对河道砂油藏,开展分级评价注采状况,精细注采优化,河道砂油藏控递减。
科技创新成果必须让效果检验,在加强油藏地质研究基础上,综合评估产量与效益,开发研究所建立单井注气“5干5不干”基本原则,提升注气有效率,避免无效注气。1-9月实施32井次,日增油164吨。TK250CH井大排量推水动用二套阁楼体,轮次增油3500余吨。
管理创新,生产运行全面提速
“围绕老区稳产,我们全面优化生产环节,通过无人值守改造,高低压自动联锁保护,所有现场参数可以回传集中监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近日,在TK337井无人值守改造现场,生产技术室经理李卫伟高兴地说。
生产技术室以“大运行”为中心,明确生产运行“全覆盖、一体化、系统性、高效率”的原则,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中枢指挥作用,不断强化全过程管控,全节点优化,全面提升运行效率,夯实时效管理基础,实现运行效率最优,产品质量最好。
探索管理创新,“13233”工作法不断深入。具体说就是:推行1种方法,即推行标准时效管理;围绕3项指标,即围绕产量、质量、效益,统筹兼顾;抓实2个会议,即抓实产能分析和机采井排查会;强化3种手段,即借助信息化手段,实行异常井标准化时效管理、生产运行指挥平台、抽油机远程启停,通过信息化运行平台,实现全业务链时效稳步提升;落实3项制度,即落实好产量预警、生产运行问责、远程监控与日报数据对比3项制度,全流程节点提升生产组织效能。
生产组织上持续抓好标准化时效管理。生产技术室和采油管理一区深入结合,在无人值守的4-3计转站开展流程工艺改造。该站有12口井进站生产,日产液415吨,日产油177吨。通过技术改造该站旧的加药间,重新加注破乳剂降粘,解决了外输压力高的难题,周边油井实现连续生产,而且节约了每月约8万元的特车费用。
该厂围绕产量、质量、效益,进一步优化生产运行管理后,待产井、占产率逐年降低,运行时效逐年提高,今年1-9月待产井影响产量降至41.0吨/天,生产时效创近5年来最好水平。
价值引领,降本增效全面开花
9月12日,30万天然气处理装置经过关键气密点气密、置换后,压缩机组启机运行,该厂油气处理部装置检修工作提前3天完成检修任务,增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
“为了尽早投产,全体检修人员加班加点、起早贪黑,效益就是这样一分一秒抢出来的。”油气处理部经理苏德江说。
效益是生产的最终目的。该厂坚持生产经营一体化思路,注重业财融合,大力强化效益中心,算清投入产出账,让每一吨油、每一方气都创造最大效益。
在副产品增产增收方面,一方面进行流程优化,提高原稳塔底来油温度和气提气量,促进混烃的脱出,提高轻烃拔出率,日增混烃9立方米。一方面实施余热回收,投用替代索拉机组余热锅炉供热改造工程,原油处理温度从57℃升至62℃,日增加混烃产量7立方米。通过流程优化和余热利用,截至9月实现了轻烃超产924.4吨,液化气超产361.6吨,增效200余万元。
在凝析油分储分销方面,塔一联凝析油系统加装加热炉,确保凝析油外输含水合格,日均增加凝析油产量157.6吨。同时优化一区、九区低密度原油进凝析油系统生产,切入TK136、TK139、TK156、TK937、TK942X 5井次低密度原油进凝析油系统,日均增加凝析油88.9吨。通过凝析油分储分销,1-9月共增加凝析油产量18万吨。
针对分公司投资下沉的实际,该厂落实投资管理主体责任,面对低油价的不利影响,坚持做好投资项目优化创效,对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效益评价等进行全周期、全过程优化管控,坚决取消效益不明显的项目,截至9月底共优化投资1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