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新闻背景Ⅰ
9月8日,浙江省智能制造新一轮专家指导组派驻对接暨“提质扩面”推进会在浦江召开,为浦江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行业转型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增添动力。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卢耀辉从新昌、永康、宁波等地的数字化改造案例出发,向浦江企业代表说明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和收益。
推进智能制造是推动浦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传统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加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卢耀辉希望浦江的水晶、挂锁、绗缝、服装、针织等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企业形成“现阶段就是数字革命时期”的共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政策扶持的窗口期,积极参与进来,练好内功,加快实现企业的自身突破和自我变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用智能化代替人工劳动力,浦江水晶园区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 方令航 洪建坚 发自浙江金华
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将为浙江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浦江县,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产业形成服装、针织、水晶、制锁、绗缝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中国挂锁之城”“中国绗缝家纺名城”。今年5月,马云现身浦江,夜宿野马岭民宿、晨起游新光创客基地,还为浦江廿九间青创点赞!浦江这座千年古县已然刮起了数字风,阿里、小米、5G运用不断出现在浦江的多个场合。浦江制造更是在顶层设计中接轨互联网,借助数字经济赋能智慧浦江,为传统产业开启了全新空间。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兴产业换道超车,浦江发展数字经济有想法、有办法、有劲头。今年浦江正开展“营商环境、项目招引、创新发展三大攻坚”活动,传统企业注重嫁接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数字经济赋能智慧发展大幕刚启,充分彰显了浦江一以贯之、持续奔跑、奋力攻坚打赢实体经济翻身仗的坚定决心。
电商平台接轨浦江制造
面对年初疫情,部分企业面临订单取消、销售受阻、资金链紧张等诸多问题和困难,浦江通过“春雷计划”以专班机制抓经济的举措,通过数字化赋能浦江制造,推动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产销体系,助力浦江制造依托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浦江在推进“破壁垒拓市场”活动中,组织企业与电商平台加强供需对接,一起培育打造品牌,共同成长。小米有品是小米集团旗下的精品生活电商平台,在售商品8000多款,小米有品日用文创业务部总经理陈福祥建议浦江企业加大产品的研发创新力度,打造现代化实用型的爆款产品,吸引更多受众。
阿里巴巴B2B政府事务总监刘琳此前也专程到浦江与160家企业共探发展课题,并围绕《C2M超级工厂计划》《浦江厂货通天下》《源头工厂外贸转内贸解决方案》等进行业务分享。
浦江县副县长楼新有希望有更多企业抓住机会,主动对接、主动出击,利用好政府搭建的桥梁,依托电商大平台,让浦江产品更高效、更顺畅地走出去,开拓出产品出口转内销的新路子,真正实现产品产能“供需对接”。同时各乡镇(街道)也要切实服务好企业,解决企业难题,助力企业把优质产品推出去。
下一步,浦江县经济商务局将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组织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等专家团队与企业沟通对接,根据浦江企业的产品特性进行诊断分析,构建“极短链路”去掉库存、物流、总销、分销等中间环节。通过数字经济体在营销、制造、供应链、金融、技术等方面全方位数字化赋能,推进浦江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效激活产业带集群复苏,助力浦江企业抢时间、抓生产、拓市场。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抓手,未来十年将是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普及的爆发期,同时人工智能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将带动其他相关技术持续进步,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突破。浦江正力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创新平台搭建。为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引领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变革中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前不久浦江县举办了《工业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制造》培训班,围绕工业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制造在企业的应用等内容,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对大数据、智能制造系统的认知,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赋能,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全省一号工程,企业需要相关的工业扶持政策。浦江县在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方面,出台了全市乃至全省补助幅度最大的政策。全县重点企业迅速行动、积极参与,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引领企业在数字化变革中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助推企业“自动化、智能化”
走进浙江浦江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工业物联网平台管理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电视墙,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车间生产信息和订单完成情况,为管理人员快速发布生产指令提供参考。工厂物联网的关键是大数据管理,核心是智能制造。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郑恩其说,公司制定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规划,在2019年9月启动了智能制造升级改造,不断优化工业流水线、生产单元、工作中心。在伯虎链条的数字化智能车间,精益生产线从上料、切料、传递、套管、去皮到成品,6道工序一气呵成,10秒便能产出一个成品,流水线生产效率提高了近40%。目前伯虎链条的智能制造项目已经通过第一阶段精益生产系统验收,两年内还将完成智能物流系统和智能设计系统,全面优化完善智能工厂的制造柔性、生产效率、运行机制、协同创新,成为链条行业的智能制造示范点。
今年以来,浦江经济开发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突破口,着眼于帮助企业提升品质、提高生产率,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全区智能制造示范点的建设,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目前,全区共申报两化融合项目12个,其中智能化改造项目5个,另外正在筹备智能化改造企业2家。智能制造已成为开发区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新引擎、新优势、新突破。接下来,开发区将继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示范为引领,聚焦重点领域、行业,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实施智能生产线改造,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试点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今年6月,浙江杭机股份有限公司占地97200平方米的5G智能化厂房在浦江经济开发区落地。“5G+高精磨床云智造”项目包括5G边缘计算、厂区3D建模、车间MES系统、仓储管理、视频监控等内容,项目金额超千万元。其中5G边缘计算的部署应用实现了生产数据不出外网,让移动通信基站成为专门服务工业应用的内部网络。中国移动金华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熊宙实表示,5G+对推动浦江科技创新、服务工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浦江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与5G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数字经济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而5G技术被誉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当前正处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的关键时期,如何释放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是摆在地方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科学谋划,结合浦江实际和长远需求,鼓励和引导企业大力开展智能化提升改造,加快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与县域产业的有机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赋能、提质、增效。
为经济转型注入新动力
自今年3月以来,浦江县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进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稳步发展。同时产业数字化工作也在扎实开展,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在聚力“三服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浦江注重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深刻把握建设“重要窗口”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编制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启动第二批10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建设。实施数字化改造“百企攻坚”三年计划,着力加快数字产业化步伐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2019年10月,凯瑞车镜有限公司成为浦江智能制造数字化改造8家试点企业之一,投入90余万元的软件建立ERP和MES管理系统,投入500余万元智能设备,计划3年内共计投入1800万元左右,完成数字化改造项目。未来这些系统将实现车间、工序、机器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实现各业务的闭环协同和数据透明,改善及优化车间流程和管理手段,提高人均效能和设备利用率,同时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生产成本。让“智造”赋能“制造”,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是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浦江水晶产业园区近年的发展重点,着力打造智慧园区、数字化园区建设,建立了“水晶云平台”、园区数据大平台。降本增效的数字化园区管理,保障智能生产基地安全、高效运转,也将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梅花锁业是浦江县第一批智能化改造试点企业之一,目前已实现了3个车间数字化改造,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验收,成效明显。梅花锁业负责人说,装配车间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减少出错概率,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公司将继续投入新系统、新技术,加快推进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程。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融合应用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领域。人工智能现在已经进入场景驱动阶段,深入落地到各个行业之中去解决不同场景的问题。数字文旅平台的建设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典型案例,对各行业有着很好的引领参考意义。总投资42亿元的万年上山文化村项目,今年计划投资5亿元,规划面积3331亩,建设用地面积179.1亩,总建筑面积33.46 万平方米,计划建设上山文化国际会议中心、上山文化艺术中心、上山非遗街、上山驿精品酒店、上山健康管理中心等。记者了解到,作为重点打造的文化IP项目、浦江乃至金华的重大项目,将运用大量数字化场景,再现一个上山部落乐园,复原上山部落场景。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浦江环境很好,山清水秀,万年上山文化村项目要让民众共享,通过体验感受先民的创造及其达到的辉煌。”
地处城郊的浦南街道石埠头村,结合江南网商园打造“农村·两新党建融合体”,通过党建统领“5+1”模式,分别在诚信经营、安全生产、环境整洁、带富致富、村企和谐等五个方面赋分,激励、评选“好商风”企业,成功引进电商企业8家、电商培训企业2家,电商企业返岗率达100%,推动150余家“互联网+企业”走上良性轨道,目前江南网商园经营品类超过2万种,营业额2000万以上的企业21家,跻身全省五大淘宝村之一,2019年产值达9.3亿元,走出了“村中有园、园中有村”的农村发展新路。
此外,浦江县还在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浦江县大数据发展中心总投资2亿元,联合华为等平台建设政务云平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社会治理等八大应用系统,2020年计划投资0.64亿元。
传统优势产业家底厚实,新兴培育产业势头渐猛,但受外部环境影响整体经济运行放慢脚步,外贸收入呈现下降,意味着企业国内扩张比重大幅增加,加快国内大循环已成为主体。全力以赴做好浦江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工作,打造更多的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样板项目,背后的逻辑便是浦江着力创造各种条件,放手让有关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浦江不断成为现实,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