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山能枣矿柴里煤矿将生态环保建设融入到“新山能”建设进程中,在总量减排、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动56年老矿绿色发展、基业长青。
该矿按照枣矿集团提出的“环保是生命线”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了环保科技中心,加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和督办问责力度。每年下达节能减排文件,把环境目标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各单位,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完善了“水资源”双向考核机制和“六零”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形成了厂部负责、部门协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环保工作的格局,确保矿井生态环保工作高效落实、取得实效。认真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每年利用“6·5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重要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活动,营造众志成城抓环保的良好氛围。
“为确保生态环保工作高效落实、取得实效,我们每周召开两次协调落实会、一次现场办公会,对照标准现场考证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加快施工进度,对于措施落实不到位、效率低以及整治质量低等现象,严肃追究责任,促进各项整治措施抓实、抓牢,抓出成效。”柴里煤矿环保科技中心主任马勇说。
他们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项目建设与环保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积极采用科技含量高、效果好的除尘、除灰、脱硫装置,有效控制了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煤炭资源深加工,延伸拉长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矿井资源综合利用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努力实现废水、废气、废渣“三废”资源综合利用。
“现在我们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实现了零排放,矿井水处理后用于洗煤补水和电厂循环冷却用水,每年重复用水量达200余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后,减轻了供水系统的压力,每年节约水资源费用320余万元,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柴里煤矿热电公司燃运车间主任田跃说。
在此基础上,积极落实各关键区域的防尘、抑尘设施的建设,对各矸石堆放、煤炭储存场及运输道路等重点扬尘点系统考虑、科学治理。采取设置固定式喷淋洒水装置定时洒水,地面硬化,设置抑尘网,安装降尘水枪、车辆冲尘系统,新增装卸点喷雾机等多种方式,构建全时段、立体化的抑尘、降尘设施网络。治理矸石污染,并利用矸石回填造地复用,累计回填造地1500余亩,节约了土地,美化了环境,实现了矿井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环境保护是千秋大业,事关百姓福祉,必须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打造生态环保矿山,既是发展所需,也是民生所盼。”柴里煤矿矿长刘金辉说。
(刘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