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晶 江杰
西北油田,全世界油藏最深的油田。油气井平均6000米,最深油井达到8848米。超深,带来超高压超高温,普通的钻具硬度降低,改造地层的各种酸液失效。无论是勘探还是开发遇上的问题,基本都是世界性难题。
这些世界性难题,向一个只有219人的研究队伍提出求解时,何其艰巨可想而知。 “超深井难关重重,跨越式发展时不我待。我们勇气有没有,能力够不够,担子是否挑得起?它考验的其实是两级党组织和166名党员党性强不强,初心在不在,能否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问题。”该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翟科军多次这样说。
院党委提出党建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要真正贴近基层,贴近工作,贴近职工思想的工作思路,要求党委树旗帜,支部带队伍,党员当骨干,让推动油田发展的“科技引擎”贮满能量,并释放出强大的动力,从而支撑起了一个年产600多万吨,同时正向千万吨油田迈进的所需求的全部工程技术。
今年1-7月份,工程院完成各类工程方案设计670份,同比增加46%,产能建设方案35份,咨询材料330份,实施新工艺项目36项,完成新工艺增油4.65万吨。年平均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在七一表彰会上,西北油田党委授予该院党委“先进基层党委”称号。
理论坚定信仰,实践检验效果
在翟科军看来,要让初心在万丈红尘里纤尘不染,在时间磨蚀中生机勃发。需要信仰的阳光,理论的滋养和现实的风雨洗礼。
“请大家查收本月中心组学习要点,并做好重点发言准备。”每月初,院班子成员都会收到这样一份打包学习材料。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中,院党委以强化理论学习为抓手,将学习分为五大板块,固定每月20日为“学习日”,每次安排1-2名重点发言人员。
在中心组学习日,还是每月“考试”,班子成员还会收到一张月度《履责通知单》。通过建立“月度通知+反馈”督责机制,次月收回通知单,并简要汇报履责情况,然后,大家评分,选出月度最佳业绩和最称职领导。实现班子成员履责的自主性,强化领导干部履责认知。
而几乎和这一样的是每月10日的支部工作群里,也有这样一条信息:“请各支部查收本月工作通知单。”院党群工作部都会及时将当月重点工作直接传达到支部书记,这就是支部管理的“通知+反馈”机制,次月5日各支部完成反馈,实现闭环管理。
同时,建立“实时环评+执行力”的考核机制,通过对重点组织生活实时环评、让考核达到相互学习借鉴、交叉查找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的目的,提升支部工作质量。上半年共查找问题12个,分析了形成根源和主观原因,找到了整改的办法和目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而对于普通党员则是通过各种党日活动,来教育大家牢记初心,不忘理想,认同身份,相互激励。在一次“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中,局、分公司优秀党员郭靖说:“这次活动对我和所有党员是一次初心使命教育,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党员的使命担当,会更加自觉将入党初心融入工作中去。”
扎实认真,制度化目标化的党建工作,让全院形成了学习的氛围,奉献的氛围和拚搏向上,奋力攻关的氛围。
支部位置在基层,党员作用在一线
院防腐所支部书记刘青山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哪里发挥?毫无疑问应该是在一线,没人会在大后方构筑堡垒。只不过在我们院,有形的一线在现场,无形的一线在技术攻关的前沿。”年初,他们在一篇技术论文里说,在电化学的视角里,钢铁管线的腐蚀,是铁分子失去电子转变成离子溶入水中。因此有效阻止铁分子失去电子,就能避免电化学腐蚀的发生。有一种正在运用的新技术叫做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但主要是用保护管线外壁的。如果能用于管线的内部,那就为沙漠管线的防腐多了一条路子。这项目涉及电学和化学,难度较大,主要技术人员有项目脱不开身,他就自己承担了项目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一起收集资料、寻找方法、联系制造厂家,然后一次一次泡试验室,下现场做实验。半年,他在作业现场的天数超过60天。
当然,作为支部书记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党建,他和所长一起想方设法给大家搭建平台,让老同志快出成果,让新同志迅速成长。甚至,今年全所的宣传任务,基本上都由他一个人主动完成,他说所里都是理科生,偏科也不是主观故意,在写作方面给他们的长进再留点时间。别人能做或做得更好的,他鼓励和赞扬,别人不能或不愿做的,他大包大揽。刘青山说,“支部的工作不是给我冲,而是跟我上。”
堡垒驻扎于一线的支部,自然会带出优秀的党员。全院评出“党员示范岗”17个,分别都在科研和管理的关键岗位上,这与这些年院里强调党员当骨干和重视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有直接关系。目前全院围绕急难险重任务和科研瓶颈成立了8个党员攻坚队,以40余名党员骨干为核心带动167名党员以千万吨产能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技术论证和难题攻关。
在工程院,年轻的党员专家在专业领域已经小有成就,声名鹊起,他们攻克世界性难题,难题也在成就着他们。共产党员、“何龙博士试验室”负责人何龙,带着团队攻关堵水工艺,做到了对测井解释七八十米的大尺度溶洞实现堵水。刘志远博士首创了断层、溶洞、天然裂缝的三维地质实体应力场模型,在理论上揭示了断层、溶洞与裂缝区的三维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实现了缝洞型储层三维裂缝扩展形态的仿真模拟,成功解决缝洞型油藏三维压裂裂缝扩展形态无法预测的难题。
而在突发事件发生或急难技术攻关的情势下,他们成立的各种“党员攻坚小分队”,让党员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重要任务,让真金火中发光,让纯铁百炼成钢。
今年,面对顺北71x井大规模酸压作业任务和疫情不断发展的形势,负责顺北酸压增产党员攻坚队队长赵兵,带着全队钻井、完井、储改等不同工程专业的党员,实现了酸压日产30吨到300吨的十倍飞跃。作业后测试喜获高产油气流,成为顺北第二口酸压日产过百吨的高产井。而超深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让该井钻井周期仅132天,较邻井节约70天,成为顺北区块超8000米井钻井周期最短的保持者。
家文化让大家安心工作努力奉献
翟科军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要让大家以院为家,我们首先要把工程院建成大家能感觉到的家。不关心大家的政治进步,职业成长,那不是家。不照顾大家的具体困难,个人需求,那也不是家。目前的工程院党建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不但要给职工搭好建功立业的平台,还要成为大家生活中的支柱,如果职工或家庭有困难,要第一时间向自己的领导反映,无论应该在哪个层级解决,都要提供切实的帮助。如果该层级解决不了,必须向上级汇报,寻求支持。
然而,当职工有要求,有困难,有思想情绪时,如果没有畅通的渠道,反应总是会滞后的。因此,今年他们建立了“网格化”管理,采取班子成员相互交叉、全面覆盖、共同管理模式,实现快速准确地分辨职工状态变化原因,收集职工反馈意见建议,今年收到大家反馈意见及建议30余条,识别涉及6名职工高风险隐患5项,党委会专题研讨落实风险干预措施11项,将风险消减、跟踪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了队伍稳定。
翟科军书记说,作为一个国企单位,囿于各种制度规定,我们能够在经济上给自己职工帮助的余地有限。但我们要用感情的温暖,去融化规定的硬条条,要处处留意,事事关心,如同亲人,尽力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