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 打出建设宜居公园城市“组合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草案)指出,所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指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和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根据这一要求,作为老百姓公认的成都“后花园”犀浦,结合本区域城乡社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实际,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抓手,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狠抓城市建设过程管控,强力提高环卫作业品质,加快城乡结合部、老旧院落(三无院落)价值转化,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提升城市功能发展活力,做强城市功能、做靓城市颜值、做优城市品质,竭力打造“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容”的城市大美意境。街道的实施方案是:

  完成两个项目。对梓潼宫站、天河路站、犀浦站3个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土地资源进行梳理,完成犀浦交通枢纽TOD项目周边区域拆迁基础摸底,年底完成正负0以下建设。

  打造三个片区。首先让新城区的润扬综合体、成都后花园综合体、溪地湾综合体形成商业聚集效应;其次完善城南老城片区商业布局,丰富现代化商业业态,形成商业气候;第三推进智慧科技城片区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高校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城区。

  优化四个商圈。以现有凯德·乐视界商圈、润扬·石犀里—百伦商圈、爱琴海商圈、居然之家商圈等四大商圈,串联傲城·溪地湾商业中心、滨江两岸商业中心、华邑阳光里—合能四季城商业中心、万科城商业中心,实现优势互补。

  升级八个街区。对建材一条街、火锅一条街、人力资源一条街、夜市一条街、特色美食一条街、交大美食城、岷江服装一条街、天府一条街等8个街区进行提升打造,使之成为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街区管理规范、拉动消费的特色商业街区。

  串联N+功能。串联好7个农贸市场、8所中小学校、3所大中专院校、3家医院、21个社区服务中心、28处街头绿地、35个开敞式的生活广场。将国宁农贸市场、老四中农贸市场、花街农贸市场、玉龙农贸市场、金粮农贸市场、梓潼农贸市场、滨江两岸农贸市场等7个农贸市场,大田学校、龙吟小学、犀浦一小、犀浦外国语学校、犀浦实验外国语学校、树德博瑞学校、犀浦四中、成都外国语学校等8所中小学校,交大、纺专、西华等3所大中专院校交通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363医院等3家医院,以及28处街头绿地、35个开敞式生活广场进行串联,集城市休闲、文化、体育、生活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市民多层次的需求。

  实现以上五大目标,街道将全力做到:

  一是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重大产业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是壮大新动能的“助推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犀浦街道将以梓潼宫站项目、天河路站—犀浦站TOD引领项目、体育公园项目、新西里文化院街项目、星光文旅总部基地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努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快落地早见效。

  二是大力实施绿道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推进”的原则,结合“辖区域留绿道、老城区连绿道、新城区建绿道”的思路,优化提升沱江河绿道、锦城公园绿道,并大力推动泗合桥沟绿道,体育公园绿道建设。

  三是大力营造产业形态。产业融合地标,使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智慧科技城、驻地高等院校形成三方互动,融入三个产业板块,提供优质中转服务和总部服务;在产业植入和项目招引上下足功夫,留足空间,瞄准“发展IT、金融、科技、教育、总部经济等高智、高效、高资(本)、高收(益)、高时(尚)‘五高’企业”。

  四是大力促进断头路建设。打通区域内断头路,切实提升区域路网功能、改善周边交通环境,提升东西和南北向交通互通性,形成快速便捷的路网;完善道路、公共交通、光纤、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满足群众需求。

  五是大力提升现有绿地品质。结合小区与街面环境改造,实施小游园、街头微绿地打造;结合道路改造,进行行道树、绿化带环境提升;结合泗合桥沟等河道改造,实施河道两侧绿地提升改造。

  (周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