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酒馆里,有另一种选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快讯君

  今年的疫情,食、宿、行、游、购、娱6个产业在所有行业中受影响相对最大,其中酒吧夜场等娱乐场所,在完全禁止营业的几个月时间内,面临倒闭的不在少数。即使在4—5月,全国除武汉以外的各地酒吧已经恢复营业,酒吧行业元气大伤,需要时间回归正轨。

  事实上,笔者今天要谈的并不是酒吧,而是另外一个、与酒吧有一定的相似、有着古老的历史文化、作为酒业场景体验生态载体的酒馆。据笔者市场走访发现,疫情虽然重创了几乎所有酒吧,但对有一类酒馆却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

  那些印象中的酒馆

  中国的酒馆文化,历史悠久,古代的酒肆、酒楼、酒坊等都是酒水消费的场所。发展到现代,正如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认为,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愿意开小酒馆的人,那这个城市无论多有钱,都只是一个内心空虚的城市。如今酒吧、酒馆文化的盛行,简单粗暴,这里是年轻人恣意玩闹的天堂。事实上,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酒馆,就是酒吧。

  当初一首《成都》带火了成都的小酒馆。笔者走访发现,在成都充满文艺与现代气息的大街小巷里,隐藏着无数的酒馆。成都的酒馆以中式鸡尾酒馆为主,近两年,鸡尾酒市场火热,结合到酒馆中就诞生了一批以成都“贰麻酒馆”“七堂酒馆”“隔壁子”为代表的例子,这类酒馆酒具以及饮用方式、出品方式的特点,装修风格的古色古香,民族风、以及颇具武侠情结以及时代与潮流结合而成的“网红”特色,成为成都打卡地之一。

  这一类酒馆相当于日本的居酒屋。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酒吧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风险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酒吧行业规模约451亿,数量约6.02万家,比2017年的5.63万家增加了0.39万家,主要分布在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和以上海、江浙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

  以上这类酒吧式酒馆,是酒水终端消费的主要渠道之一,当然不仅限于白酒。而还有一类酒馆,则是完全以白酒为主的中式酒馆。这类酒馆充斥着古代的建筑特色,古色古香、客栈式的装修,背离闹市,可以是在胡同里,可以是在城郊处,酒馆安静处在富有文化气息的小院里,给人一种大隐于市的感受。

  而这类酒馆的创始人,都是在酒业里风雨飘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老玩家,在酒水市场上摸爬滚打数年之后,沉淀了对白酒不一样的理解,也以酒馆的方式开始了自己对做酒的突破。从以下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大家都在说酒商难、越来越难的时候,多数人对酒商转型泛泛而谈,突破传统,到底该怎么做?

  酒业不可能只是“名酒圈”

  如果一个经销商拍着桌子、斩钉截铁地给你说:“卖酒赚钱。”那他肯定是茅台经销商。但能拿到茅台酒入场券的,毕竟是少数。

  可以看到,自2017年五粮液提出将品牌、品质和渠道作为未来发展的三大核心战略进行推进,同时提出“百城千县万店”工程;洋河规划推进新江苏市场战略,即省外打造455个县区级重点市场的战略,一线名酒加强了对市场和渠道的管控能力,具体表现在市场下沉、组织强化、终端打造、消费培育四个方面。尤其在茅台提出加强直营之后,名酒对经销商的职责削弱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下,常规化、标准化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稀有性的需求。厂家与渠道在竞争的同质化中挣扎,特别是对地方酒企和经销商来说,要寻找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具有差异化产品的新出路,并不是那么简单。而通过多数人的经验来看,做名酒不是唯一的出路,名酒的核心是品牌。

  尤其当白酒行业进入挤压式增长的阶段,打造自身品牌占一席之地,成为了越来越多酒商的不二选择。笔者认为,酒业不应该只崇尚“名酒圈”。

  而能够做到品牌、场景、产品一体化的,以酒馆为承接载体,既主打产品、又强化文化内涵,贵州慢醺酒业有限公司打造的“慢醺酒馆”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案例。

  “慢醺”是一个酒馆,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品牌。2017年,“慢醺酒馆”面世。据笔者了解,慢醺酒馆分为两块,一是慢醺酒道馆,以酒喝文化为核心的体验,全国共分布32家;另一个则是慢醺酒馆,以餐为主,以酒为辅的经营模式,目前已在全国开设13家,功能性齐全。“慢醺酒馆”,融合了“餐、酒、会”融合场景营销模式,实现了“私服专家”的升级概念。

  酒业人不一定非要钻“酒圈子”

  真正让笔者关注到这一类酒馆,更主要的是因为聚集在酒馆里的人。本次酒馆市场走访,笔者主要深入了解了河南地区的酒馆生态,这也是目前酒馆模式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他们最出彩的点在于:跨界圈层营销。

  说到圈层营销,白酒行业并不陌生,作为白酒传统的主要渠道之一,圈层营销至今仍是许多产品的渠道。白酒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动性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白酒的发展。几年前,白酒跨界圈层营销成为一种新生的营销模式,通过这几年不断的完善,白酒跨界营销可以说更加趋于整合、资源聚焦,形成了圈层“1+1>2”的效应。

  对于圈层营销来说,在圈子内的每个人要有参与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上述提到的“慢醺酒馆”在发展初期就坚持做跨界和合伙人制,聚会各行各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合伙人的资源转化。

  河南那些年实业有限公司落地的“520那些年小酒馆”项目由县级市延伸到乡镇,旨在打造城镇空间站。

  520酒馆的经营模式很有意思,以加盟为核心,每一个酒馆以平台的方式做圈层营销,脱离了基础性的一些白酒方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合伙人一起来运营酒馆。

  通过酒馆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到跳出传统的酒圈子,即使不去终端铺货,就靠整合酒行业外的社会资源来做酒,同样可以做得精彩。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谁圈我,我圈谁”,逻辑上不难理解。

  从这一点来看,酒馆是个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