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拼品牌、拼产品 直播不仅仅是价格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苗倩

  近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表示,“现在的直播带货很火,一晚上就可以销售上亿,但是不管怎么火,那都绕不过一句话‘全网最低价’”的观点视频刷爆朋友圈,对直播带货打价格战提出了质疑。

  赵涛是在直播领域涉足多年的“老手”,在他看来,“直播带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赵涛看来,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企业方与网红、明星合作进行直播,直播带货不仅仅是打的低价战,而且也起到了品牌宣传、新品发布、利用名人的热度提升产品热销度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疫情可能像是一种催化剂,加速了线上销售的发展,同时更催生了直播带货的一时无两。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继续加快。1~5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4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线上与线下的联动发力

  在营销专家李治江看来,直播带货固然是酒类等实物在线上销售的一个重要增长极,但是,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仍然是需求。显然,疫情防控的长期化、常态化,对于当前的啤酒热销季以及即将到来的下半年双节酒类消费黄金期,厂商通过电商直播、线上活动等,要做好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需求等工作,重点要做好线上、线下的联动发力。

  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不断提升,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酒类直播中并不允许出现喝酒的镜头,这就对提供实景式的场景体验场所和服务场所的“线下门店”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全民直播、万物皆可播的现状,互联网营销师薇娅则表示,未来,线上、线下会打通。

  互联网营销师李佳琦在解释“我可能最终会回到线下销售”时,提出了两点原因:第一是消费在升级,顾客的经济能力在变强;他们从追求9.9元的平价,到可能追求千元、万元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第二是顾客追求的并不是便宜和快,而是消费体验和服务。”

  一位来自山东的区域酒企负责人就表示,今年不会布局大量的专卖店,而是对一些离目标消费者最近的社区店安排人员进行重点铺货,定期推进一些互动性强的社区活动等。最终目的是“进行最近距离、最优服务的产品送达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把服务做到极致,销售也就水到渠成了。”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喜酒业董事长凌春鸣开设了一家集书吧、餐吧、酒吧于一体的线下葡萄酒体验店。

  他表示,“由于还不具备开大规模社区店的条件,但是,已经与一些小区的物业部门展开合作,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让客户需要的酒品在最短时间内送达”。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酒类厂商可以在大中型城市发展大的场景式体验店,在店内可以进行饮酒体验,甚至搭配餐饮服务,让目标客户在店内进行葡萄酒品鉴、白酒的勾调,加强客户体验;另外,由于此次疫情对全民进行了一次网络购物的大教育、大普及,厂商要有深层次的网络销售思维,通过直播等方式与习惯于网购的消费者做沟通、做交流。

  知识直播兴趣直播兴起

  有网友更是对直播带货的未来,给出了这样的解读——“不知道哪天,知识或者兴趣直播会兴起”。中粮酒业副总经理刘鑫就提出,要加强中国葡萄酒与中国文化的链接,葡萄酒企业要抓住正在勃兴中的国潮文化热潮,给中国消费者以文化自信,通过中粮的长城葡萄酒学院、张裕的先锋葡萄酒学院等,展示国产葡萄酒的文化自信。

  刘鑫的观点与知识直播、兴趣直播的观点有着一定的契合点。就像近期张裕葡萄酒、长城葡萄酒、王朝葡萄酒等企业老总共同现身网络直播论坛,为国产葡萄酒打CALL一样,有人就提出了国产葡萄酒进入竞合发展时代的论调。

  实际上,这种与消费者、与业内外人士交流的直播论坛,未尝不是“直播带货”更高阶的一种形式?通过企业大咖对国产葡萄酒、品质的解读、对中国风土的解读,让中国消费者更了解中国葡萄酒的品质、国产葡萄酒文化,增强国人对国产酒的品质自信、文化自信。

  美国桥水投资公司董事长瑞·达利欧表示,他35年前曾来过中国。35年来,他看着中国的人均收入增加了22倍,贫困率从88%下降到不到1%,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从2%上升到了22%。

  正如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副司长蔡裕东说的,目前,电商还处于一个初期阶段,虽然销售额、影响力已经很大了,但是它还有很大的消费提升的潜力,并对保障就业发挥着积极作用。从事电商直播的主播以及供应链环节、售后、选品等职位的招聘数量均大幅增加。在“六稳”“六保”的背景下,积极作用在不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