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身心沉下去 效益提上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党委开展“走基层·解难题·提效益”活动

  ■ 赵云

  在TK879CH2钻井现场和T805(K)修井现场,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厂长何世伟了解钻井、修井作业情况;在采油管理二区,党委书记赵德锋认真查看党建阵地建设情况,了解员工心声;在员工公寓,工会主席宋红伟进行走访……

  这是今年以来,该厂党委结合“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开展“走基层·解难题·提效益”活动的真实写照。

  走基层:干部身飘油花香

  7月2日,采油三厂党委书记赵德锋来到工程技术室认真听取汇报,现场解决难题。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紧张的生产接替局面,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产量搞上去、把效益提上来,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为此,我们厂党委坚持从走访调研入手,走进一线、走进基层、走进员工、走进岗位,从最有发言权的员工中寻对策、要答案、解难题,让每名干部的身上都飘着油花香。”采油三厂党委书记赵德锋说。

  轻车简从走一线,责任田里追效益,服务上产抓落实,这种工作模式在采油三厂早已形成常态。不论是在基层井站,还是油水井作业现场,随处可见领导班子和机关人员组织协调、帮扶督导的身影。

  “厂领导、机关各科室人员常走基层,不但及时解决了生产、安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解决了不少跟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更加增强了我们的上产创效信心。”油气处理部副经理张继说道。

  解难题:亮出“绝活”显身手

  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作为此次活动的落脚点,“解难题”就是要与员工一起,找准问题根本、探讨解决方法、破解生产难题、提升产量效益。

  4月4日,采油三厂油气处理部发现700方接收罐进口水质发黄,并伴有明显的药剂味,一次出口、二次出口含水均在1%以内正常,取一次罐梯度样界面明显,脱水正常。

  “通过中质油加药量下调后,初步分析,有可能是措施井残酸进系统引起的。”为了尽快解决难题,副厂长韩钊立即赶往现场,与油气处理部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得出结论。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难题,韩钊每天泡在现场,通过调整加药量、加大水质监测、加密过滤器清理等三个阶段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油系统紊乱的难题。

  28日11:20,1#罐的水洗层恢复,水质清澈,药剂味明显消失。

  该厂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纷纷深入一线,帮助基层单位理思路、聚合力。机关科室、基层区队、一线班组、作业现场……到处都能看到领导走进基层的身影。

  提效益:汗水浇出丰硕果

  “全过程清洗过程强制氮气通风置换,保持储罐处于正压状态。”6月4日,在采油三厂油气处理部生产现场,厂长何世伟针对1号原油储罐检修油泥多检修进度慢的原因,研究了新对策。

  “走”是基础,“解”是态度,“提”是根本。为了把效益提上来,该厂机关科室积极响应,基层单位迅速落实,通过“走基层·解难题·提效益”,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找准了定位,明确了方向。

  油气处理部1号原油储罐为一次沉降罐,多年未清洗,底部沉积油泥多,常规清洗办法清洗不出来。一方面影响了产量,另一方面造成污油泥排放量增加。

  针对问题,何世伟多次深入现场,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最终研究出五条相应对策。并于6月3日,对1号原油储罐实施清洗工作。经过3天紧张作业,完成清洗工作,保证1号罐安全生产效益的同时,减少污油泥排放约200方,同时也提升了环保效益。

  “炎热夏季,汗流夹背。这些效益都是领导干部及生产一线工作人员用汗浇灌出来的。”油气处理部技术员张向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