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 抗疫“下半场”,在线化数字化成为企业家必修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jpg

  ■ 熊英英

  后疫情时代,民营企业如何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看待疫情下企业社会责任?

  6月22日,四川省工商联主办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及转型发展培训上,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会长庄聪生为四川民营企业家线上授课,围绕抗疫“下半场”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解读。

  在线化数字化成为企业基本生存技能

  “这次疫情虽然使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遭受了极大冲击,但也是一次全面的抗压测试。”庄聪生提到,面对重重困难,如何把疫情中企业暴露出的短板补齐、弱项强化,切实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是疫情后民营中小微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他看来,对于受疫情冲击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而言,用好优惠政策是当前度过难关的有效方法。

  一方面,要用好金融支持政策,争取通过银行低息贷款、延长还款期限和延期还本付息等方法缓解资金困难。同时,还要用好税收减免政策和国家保企业稳就业的相关政策。

  其次,大力发展“线上经济”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庄聪生提到,经过此次疫情,在线化和数字化成为了企业家们的必修课,也是一种基本生存技能。“不过,线上销售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线下,线上线下应相互融合,才能满足消费者高质量多元化的需求。”

  那么,民营企业应该怎么样开展“线上经济“?

  庄聪生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大资源投入,谋划企业“线上经济”发展战略;其次,要加强“线上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线上经济”人才发展机制。同时,要寻求合适的“线上经济”方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贯通。企业不仅要有自己的网站平台,还要借用一些专业的电商平台,甚至可以第三方服外包。“当前更要借用新近火爆起来的直播带货把企业的产品通过线上销售出去 。”

  保生产 保就业就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庄聪生提到,疫情发生后,许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冲在抗疫前线,捐款捐物、出力出人,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班加点、复工复产,成为当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保”任务的生力军。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企业如何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对此,参会民营企业家也分享了观点。

  “企业成立的初心就是要为社会财富增长作出贡献,促进生产、加快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也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印说,但为了疫情防控需要,企业主动停工停产,同样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在他看来,随着疫情发展到不同阶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也有不同。疫情期间,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服从大局,做好疫情防控;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捐款捐物。而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生产秩序,稳岗保就业,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当然,每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不能“一刀切”。“尤其是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而言,当前让自己活下来,尽力做到不裁员、少裁员,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唐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