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内蒙古赤峰红山 国家粮食储备库 与时俱进谋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发生变化,一些国有粮库的发展陷入瓶颈,发展迟缓,停滞不前。而地处赤峰市的内蒙古赤峰红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却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打破了传统的体制“枷锁”,有效的盘活了闲置国有资产,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探索出了一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途径。

  内蒙古赤峰红山国储库始建于1949年7月,占地面积16.1万㎡,最大仓容18万吨。企业在七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砥砺奋进,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政治感履行国家粮食储备任务,在各个时期为赤峰市粮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系统内部和当地均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迈进新时代,企业积极贯彻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加快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精神,不断开拓思路,确立了“打造最具竞争力的综合型仓储企业”战略目标,转型发展取得实效。

  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

  企业始终加强党建引领,牢记新时代国有粮食企业职能使命,明确企业改革转型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激发企业活力。企业领导班子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局观念,准确把握实践发展要求,凝聚集体智慧科学研判,顾大局、抓重点、出亮点,找准企业发展的着力点主动谋划企业转型战略。干部职工队伍奋发有为,敢闯敢拼,坚持学习,踏实勤勉,以创新为驱动力提质增效,积极投身企业经济建设,不断建功立业彰显新作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夯实储粮基础工作,发挥粮食主渠道作用

  做实做细粮食仓储工作,服务于政府宏观调控。积极贯彻落实“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结合区域布局,推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项目落地。为“五代”服务做好各项基础准备,为粮食提质进档、减少粮食损失,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新形势下强化粮食流通工作作出努力。积极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引进葵花油生产线一条,日生产葵花油6000斤;改建1000 m2主食标准化生产车间,即将增加的馒头自动化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40000个,引进玉米碴生产线,日加工玉米50吨。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丰富主食供给,构建粮食全产业链,提升市场应急供应能力。为企业推进形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发挥企业资产优势,做优资产经营

  由于粮食收储政策调整,企业大量库房闲置,企业不等不靠,积极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将闲置库房盘活出租,最大限度挖掘资产潜力,发挥资产效益。

  开拓创新,将单一的粮食仓储业务拓展为“冷链仓储——物流运输——便民服务(农贸市场、家居建材)”、实体经营与“互联网+”融合的综合型仓储业务。

  通过技术改造和资源整合,对闲置库房进行技术升级和功能提升。建立农产品保鲜冷藏库、冷冻库、中转库,积极发展现代化冷链体系,并根据商户需求定制冷库,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仓储设施利用率。

  以冷链仓储物流业务为契机,抓住市场机会以“前厅后储”模式启动便民服务项目,以便民市场、家居市场等综合服务形式打造一站式购物中心,全力打通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消费全产业链,蓄力打造海鲜、水产、粮油经营特色,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同时打造以灯饰为主的专业家居建材市场,为推动区域性物资采购中心建设贡献力量,为市民提供便捷、健康、安全的购物环境。

  推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将以信息化为引领,通过电子商务为农产品冷链流通、农产品交易、大宗商贸物流提供平台。

  目前企业共盘活闲置资产46650㎡,对6000㎡闲置库房进行功能提升改造,经营范围涵盖海鲜、水产、粮油、果蔬、肉类、干调、家居等七大区域,保障社会就业岗位800余个,稳定社会就业人员2000余人,项目初具规模,最大限度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稳定了职工就业,为乡村振兴、为保障市民食品安全供给以及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做出国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风清气正扬帆时,内蒙古赤峰红山国家粮食储备库秉承“学习、创新、忠诚、奉献”的企业精神,不断提升粮食经济运行质量,为繁荣地方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彦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