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云
●无人机镜头下的塔里木河。 刘亚雄/摄
●白鹭、井架、碧水、蓝天绘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刘亚雄/摄
●青年志愿者在沙漠腹地民族小学生支教。赵云/摄
●采油三厂厂区鸟瞰图。赵云/摄
由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等汇合而成,被称为“无缰的野马”——塔里木河,绵延2179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为世界第五大内陆河。阳光一照,金金灿灿,犹如大地上铺展的一条长长的柔柔的彩带。
每年秋季大量游客从祖国各地慕名而来,领略塔里木河独特的美,他们总会为这壮丽的风景所吸引。
驻扎在塔里木河岸边的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全厂干部职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油田开发和建设中把塔里木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动履行职责使命,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驻守油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一条“彩带”镶嵌的库车县境内,这就是塔里木河,两边最大的一片胡杨林,便是胡杨林公园——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之一。
有着三千年传奇的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始胡杨林,这里油气资源丰富,是塔里木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战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自治区五大煤电、煤焦化、煤化工基地之一。
“我们工作生活在塔里木的怀抱里,喝着塔里木河的水,呼吸着塔里木河的空气,吃着塔里木河的野蘑菇,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当好守护塔里木河生态的卫士,靠水养水、靠水护水。”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考察时情况,党员安全环保管理员秦志刚仍十分激动。
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34岁的秦志刚一直在塔里木河岸边的油田工作,和工友们建设着油田。
据秦志刚介绍,采油厂的油井大部分都分布在胡杨林。自2009年10月采油三厂成立,就十分重视保护塔里木河环境,启动了“绿色油田”建设工程,建设花园式工区、农庄式菜园、公寓化宿舍,形成了优美的戈壁大漠绿化家园。
10多年来,秦志刚和驻守在塔里木河石油系统的职工们一起,在建设千万吨级大油气田的同时,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生活环境。他们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在工区院落里种上果树,开辟了菜园、花园,让油区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经多方精心种植、细心守护,如今,采油三厂在戈壁上共植树十万余棵,花草无数,绿化面积达400多亩,积极推进了塔里木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采油三厂把生态环境作为绿色企业建设的“底色”,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油田清洁行动,努力建设水清、土净、天蓝、生态好的新时代美丽油田。
国企担当,书写深厚的油地鱼水情
“为充分展示西北油田青年社会责任担当,助力精准脱贫攻坚,各青年工作站需积极组织开展“衣暖人心”“爱心待发”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各青年工作站为单位自行开展,采油厂将于5月25日集中收集所捐款项和衣物,后期将募捐的爱心衣物优先捐赠至当地贫困村,请各青年工作站积极动员!”5月10日,采油三厂向全厂广大干部职工发出倡议。
长期以来,采油三厂通过校企联谊、油地共建、扶贫帮困等活动,与地方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油地情谊。10年来,累计有200名青年志愿者到两所小学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送去总价值两万元的学习用品、体育用品,还和孩子一起上课、一起做课外游戏。
2017年春季,志愿者走访贫困家庭,了解到一年级学生巴郎阿山·艾则孜因为家庭贫困准备辍学,立即行动起来,捐款、捐书包、捐文具。最终阿山·艾则孜继续学业,还获得了优秀班委的荣誉称号。几年来,志愿者的爱心行动已让周边乡村2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志愿者的行动带动了更多人员参与油地的和谐共赢。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采油三厂成立宣讲团进村入户,多次向维吾尔族村民讲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惠民政策,传授生态保护、油田生产等知识,为油地和谐互融添动力。
采油三厂的付出换来了当地民族群众的支持,民族同胞自觉做起油田兼职“巡线员”。
一次,库车县塔里木乡一名村民要对灌溉水渠进行清渠作业,发现水渠附近的管线,立即拨打举报牌上的电话,采油三厂立即派人赶到现场进行监护,避免清渠作业挖伤管线。
“油田重视环境保护,是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尽点义务是应该的。”油区附近村庄的举报者说。
截至目前,采油三厂共接到地方群众汇报油气管网隐患6次,油地联手,有力保障了油气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避免了多起安全环保事件,为油区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油田建设,保护好塔里木河的绿水青山
生态兴则文明兴。
“采油三厂在选井、设计、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生态保护为主导,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自然保护措施,通过绕过塔里木河、撤出湿地保护区的油井、植树绿化等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天鹅、白鹭、野鸭子、马鹿等野生动物栖息地。”担负油田建设的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工作人员讲道。
塔里木河流是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也是一条神秘的河流,塔里木胡杨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障西部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采油三厂部分油井分散在塔里木河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脆弱,环保敏感,开展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十分有必要。
采油三厂从油田建设的源头抓起,在选井时就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严格避开塔里木河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红线保护区,特别在塔里木天鹅栖息地、国家级胡杨林保护区,90%以上的油井撤出湿地保护区。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采油三厂践行绿色油田发展理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零星油污从源头控制,规范运输,集中治理,做到油污不落地,同时对辖区进行全面排查历史遗留,制定治理计划,做到了历史油污无遗漏,确保井站现场原生态无污染。
截至目前,采油三厂已完成湿地保护区内TP301等15口油井的封井退出工作,全部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复垦土地约160余亩。
在塔里木河周边,生长着野猪、黄羊、狐狸、马鹿、野鹤、兔子、刺猬等动物,它们经常到塔里木河岸边及湿地饮水觅食。为了保护这些野生动物,采油三厂抓住每年环境保护日和自治区爱鸟月等活动,在全厂职工中宣传环保法律知识,发起了“爱护每一个生灵,做沙漠的‘爱心天使’”行动,使广大职工树立与动物为友,自觉保护动物的理念,把保护动物作为责任和义务。
多年来,采油三厂厂职工多次救起小野鸭、塔里木兔等国家保护动物。在油区里,处处可以看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小鸟立在井架上歌唱;小兔在井站边跳舞;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自从生态环境意识在采油三厂干部职工心里扎根后,未出现过一例伤害动物的现象。
今年,采油三厂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绿色企业行动年度工作任务,实现采油三厂绿色企业创建达标。
有石油工人的坚守与呵护,塔里木河的环境好了,景色美了,生活在塔里木河干流的百姓笑了,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在升级,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