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信集团 打破数据孤岛 探寻云时代管理站位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一直以来,国外管理软件的管理理念不符合国情,实施效果差强人意、运维成本居高不下等弊端,造成用户骑虎难下的困局。由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集团”)联手打造的“国信集团智慧能源平台”,以国产管理信息系统与ERP系统无缝集成的“进口替代”新模式,实现了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和生产集中监控与调度、电厂生产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升安全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提供决策支撑,构建起国信能源+互联网的“全数字化国信大厦”。

  探寻云时代管理的站位与归位

  “‘国信集团智慧能源平台’成功支撑集团管理定位和管理需求,帮助江苏国信能源板块应对外部市场竞争,实现数字化转型。”国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谢正义对该系统评价道。“国信集团智慧能源平台”不只是简单把电站应用云化部署在集团,而是在实现国外ERP生产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更多考虑集团层面的战略需求。

  国信集团作为江苏省最大的地方能源投资主体,实现“投建营一体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目标。该平台从投资管理、到电站项目建设、再到数字化运营,实现了电力基建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了从集团到电厂纵向贯通、从生产到经营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业务体系,梳理、重构各业务流程与联系,建立起集团/电厂管控一体化、基建/生产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生产管理/过程实时监控一体化、绩效/业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业务体系。在实现“管理一臂之距”的同时,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全方位分析经营情况,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各电厂的生产、经营现状,并辅助其进行科学决策。

  打破内部管理壁垒和数据孤岛

  “通过智慧能源平台的建设,构建以‘五个一体化’为主线的全新智慧化平台,我们把这个平台建成统一的一体化平台,打破内部管理壁垒和数据孤岛,实现业务大融合、管理大闭环、数据大一统。通过智慧能源平台建设,我们各层级管理及执行团队都受益。”国信集团副总经理徐国群对智慧能源平台的建设感触颇深。

  国信集团能源版图包含燃煤、燃机、抽水蓄能、新能源、天然气等。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业务板块,以及能源行业的不断改革,国信集团逐步走向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同时这也对基建、经营、生产等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信集团智慧能源平台”在集团数字化建设层面,围绕内控规范管理、企业运营态势分析、风险预警与控制、集约化资源配置几个方面落地:

  在内控规范管理方面,国外ERP对中国发电企业经营环境特殊性、特色安全管理理念差异性等重要运营要素适配性较弱,造成国外ERP在企业机关处室层面应用推广容易、越向下接近业务越难落地。

  在企业运营态势分析方面,国外ERP更多以财务与经营数据、指标分析为基础,对企业运营进行分析和洞察。而“国信集团智慧能源平台”则在此基础上,实现运营洞察到业务活动过程的回溯,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跨度的数据搜集、聚合、分析和洞察。

  挖掘数据本身蕴藏的巨大价值

  “企业大数据建设中有三大难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老大难’、专业人才缺失、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拥有20多年工业大数据核心技术研发经验的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爱斌表示,许多企业的老大不是大数据行业出身,对企业信息化、大数据建设重视不够;许多人才都是业务高手,但没有信息化总工和CIO来做大数据的顶层设计;各个部门数据各自为战,企业内部数据没有实现共享,更无法挖掘数据本身蕴藏的巨大价值。

  用数据来说话,让大数据产生价值,作为数据存放载体的大数据平台,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冯义军 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