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采油三厂“青年文明号”站库塔三号联风采
■ 田宏远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红柳掩映的大漠戈壁,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采油三厂油气处理部因拥有两个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井站而享誉西北,37名平均年龄仅32岁的青年,担负着每年180万吨的原油处理和集输任务,他们用飞扬的青春,勇敢的担当,谱写着“只有荒凉沙漠,没有荒凉人生”的青春故事,成为享誉大漠戈壁的青年文明号品牌。
开展青年大学习打造活力基层团组织
以打造大漠戈壁的活力团支部为目标,大力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该部团支部利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以及“星期六团青讲堂”、青年政治轮训班、青年成长讲坛等,“好书分享”等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引导团员青年以学促思、以思促行,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开展理想信念和国情教育,引导青年增强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针对沙漠戈壁文化生活单调的问题,团支部组建“沙漠风暴队”和“黑色飓风”队,开展智慧工坊”,“团队工场”等益智活动和“工间30分钟”、排球、篮球友谊赛等文体活动,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团支部积极发挥融媒体的作用,遵循“企业平台,青年舞台”的定位,利用采油三厂网页、采油三厂公众号以及“青年辩论赛”、“青年风采展示”等平台,推送展示青年风采,加强舆论引导和形象宣传,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开展志愿服务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团支部以奉献爱心,扶贫助困,促进民族团结为重点,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他们组织“大漠戈壁小红帽”志愿服务队,长期坚持在大漠戈壁植绿护绿,捡拾白色垃圾,入村入户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为保护沙漠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大美新疆、和谐新疆建设做贡献;团支部每年组织“援资助学”、“爱心待发”、“衣暖人心”等活动,按照精准扶贫的原则,由“访惠聚”工作队每年深入了解掌握驻村点贫困学生所在家庭的实际情况,梳理出具体的捐助名单,将爱心捐款送至这些贫困孩子手中,让接受捐助的学生以此为动力,珍惜学习机会,实现人生梦想,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塔三号联所处新疆沙雅、库车县,都是新疆产棉大县,在每年的种棉、采棉季,团支部都要组织青年志愿者,帮助棉农种植、采摘棉花,用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温暖和爱心的实际行动,为民族团结展示青年担当。
引领科技创新融入企业彰显作为
以“科技、绿色、人文”三个集输的团队文化为引领,紧盯绿色企业发展,引导团员青年在智能采油厂建设、创新创效、安全环保、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展示作为。团支部组建“青年突击队”,探索形成 “1+4”岗位员工基本功训练模式,引导团员青年围绕生产中“急难险重”任务,在安全隐患排查、增储上产劳动竞赛、事故抢修等方面岗位建功,为生产服务,为企业分忧。一年来,青年突击队组织开展生产突击200余次,较好地发挥了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团支部搭建平台,围绕智能油田和低成本发展战略,成立“1+1”青年创新工作室,开展工艺革新、小改小革,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风险等实现作用最大化。2018年,“1+1”青年创新工作室取得技改和创新成果:专利14项、技改革新27项、改善经营管理建议37项、解决石油开发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98项;塔三号联是易燃易爆的安全生产要害单位,团支部以实现“安全化生产”、创建“安全型站库”为目标,开展“我要安全”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主题活动,对青年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工作的重点由单纯的隐患治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提高青年安全生产技能水平,服务企业安全生产。
围绕青年需求打造青年成长成才快车道
团支部坚持服务青年发展需求,为青年成长成才开辟通道、搭建平台。
支部建立青年成长档案,开展青年心灵关怀行动,通过“心灵茶吧”面对面,深入基层、深入青年,扎实做好青年的思想动态调研活动以及团员青年的“双推优”工作。工作开展以来,座谈交流150余人次,交流意见100多条,解决青年实际困难40余个;团支部关心青年婚恋问题,落实小家常拉、小热点常议、小温暖常送、小建议常提、小典型常树的“五小”工作法,组织形式多样的青年座谈会、生日聚会、青年联谊活动,为适龄单身青年员工搭建交友平台;支部举办青工技能大赛,开展青年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评选、青年技术大比武等活动,培养和发现优秀青年人才,为团员青年“岗位成才”搭建舞台、创造条件,先后涌现出刘勇、肖淑国、梁天地、霍恒玉、李占虎、张向辉等一批青年技术能手、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成为青年成长成才的典范。
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大漠戈壁的活力团支部创建,汇聚了青年发展正能量,激发了青年扎根大漠戈壁,投身西部开发,报效祖国的激情和担当,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民族团结展示青年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