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城市GDP50强: 17城超万亿 长三角占比最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城市的活力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主要动力。2019年,我国的城市经济再上新台阶。

  根据近段时间各地发布的数据,记者统计梳理了2019年GDP50强城市,在中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这50城可谓是佼佼者,包括了当前的主要一二线城市和部分三线经济强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城市群。

  其中,有17个城市的GDP已经突破了万亿元大关,还有7个城市准万亿城市。这24个城市的GDP之和占全国经济比重的38.3%,可见这些经济大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17城GDP超万亿长三角城市群群星闪耀

  根据记者统计,上述50城约占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总数的15%,但2019年50城的GDP之和达到了530723.5亿元,占全国GDP的53.56%。从入围门槛来看,今年第50名的南宁经济总量达到4506.56亿元,比上一年4152.47亿元的门槛有了不小的提高。此外,50城中GDP超5000亿元的城市达到了45个。

  需要说明的是,去年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之后,2019年城市之间的位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厦门、昆明、宁波、合肥、温州等城市的上升幅度都比较大。

  从头部城市来看,今年GDP10强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和天津。其中,在上述修订之后,天津退至第10位,领先第11位的南京仅74亿元,面临着被南京赶超的可能。

  50强中GDP超万亿的城市共有17个,比上一年增加1个,新晋入围者是佛山。2019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总量为10751.02亿元,比上年增长6.9%。目前,17个GDP万亿俱乐部城市包括了4大直辖市、7个省会城市、3个计划单列市、 3个普通地级市。从省份来看,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和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各有三个,浙江有两个。这三个经济大省共有8个万亿俱乐部城市,占比接近一半。

  从省份来看,50强中,江苏占比最多,共9个;浙江第二,共7个;此外山东5个,福建和广东各4个。这5个省份入围的城市之和达29个之多,占比接近三分之二。

  浙江的11个地市中,也有7个进入到50强。相比之下,广东仅有4个城市入围,分别是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可见省内其他城市都与这四市差距甚远。

  从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共有18个城市入围50强,占全国36%,这也再次体现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实力。长三角之外,珠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山东半岛都分别有4个城市入选。

  扩展到更大的区域范围来看,东部共有34个城市进入50强,占比高达68%,中西部共有12个,占24%;东北地区共有4个,全部是副省级城市。

  中西部也需要双子星

  50强中包括了23个普通地级市,其中有21个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包括江苏8个、浙江5个、山东3个、福建和广东各2个、河北1个。可见江浙地区的普通地级市经济发达且发展比较均衡。

  相比之下,整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仅有2个普通地级市入围,这也凸显了中西部、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

  尤其是,尽管近几年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如武汉、成都、西安、重庆、长沙、郑州、合肥、昆明等城市的发展十分迅速,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中,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中西部地区入围50强的普通地级市是洛阳和襄阳,分列第45和第46位。其中,洛阳也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突破5000亿大关的普通地级市。洛阳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2019年末常住人口达692.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7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河南省也出台了不少“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洛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今年3月26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指出,全面提升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联动郑州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加快构建洛阳都市圈,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不仅是河南、湖北,在未来中西部的城市发展中,除了省会城市之外,仍需要打造1到2个省域副中心,形成“双子星”或“三子星”,与省会城市一道引领所在省域区域经济的发展。(林小昭 马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