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大漠春暖疫情散 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jpg

  大漠春暖,杏花如云。在新冠疫情防控逐步降级的态势下,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西北油田采油二厂抢抓夺油上产的有利时机,快马加鞭,全体干部员工和承包商队伍投入到紧张的复工复产的各项工作中,百里油区处处防控有序,人声鼎沸,机器轰鸣,围绕281万吨的原油产量任务和效益目标,复工复产跑出了“加速度”。截至到3月24日,该厂今年累计生产原油65万吨,目前日产达7800多吨。

  人流物流像奔涌的“潮水”

  “明天返工的施工队有9家,共计67人,信息已经报备到地方政府,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卡点接人。”3月21日,该厂生产运行科的海涛的工作热情依然保持着旺盛劲头,“现在不能说休假的事情,刚到的人还有隔离期,我是党员,这个关头,肯定要冲在最前面。”生产运行主管海涛因为疫情管控的原因,已经150多天没有休假,在该厂创造了一个新纪录。

  在该厂1号公寓4楼的居家隔离点,正在值班的王明堂穿着不太透气的防护服已经浑身是汗,“今天回来的人有17人,大家都是点对点进入隔离的,很多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办公用品都是同事们从他们的宿舍和办公室送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一个个敲门送进,其他人都不能和隔离的人有接触。”3月18日,该厂启动了采油厂正式员工和承包商员工返岗工作。预计分五批次部署采油厂员工158人和承包商员工1213人返岗。

  “到3月21日,采油厂疆外返岗23人,目前正居家观察中。轮南镇牙买提社区39家承包商310人已通过轮台卡点,进入塔里木乡所辖油区,已正常工作。”负责返岗人员登记工作的赵君介绍说,明天还能协调完成6家设备维修单位的员工进入辖区开展复产复工工作。

  与人流进入油区相呼应的是源源不断的油田物资大量通过卡点。

  “油管、油管、油管。”疫情管控期间海涛最关心的是油管的供应。塔河油田的油井都是6000米左右的井深,每口新井、措施井、电泵井或是要进行酸压的井都要拉运新的油管,旧的油管又都要通过卡点拉到轮台的厂家进行修复检定合格才能使用。自从疫情管控以来,油管的供应成了制约新钻井和措施作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每口井的油管就要好几台大板车拉运,没有新油管,有些施工就要等待。”

  除了大宗的油管物资,还有井口装置、化学药剂、各种油料、维修配件……

  3月份以来,油田物资运输以及设备维修工作持续恢复。一辆辆拉满物设备和管材物资的车辆,还有吊车、泵车、罐车、酸压车等各种工程车辆……轰鸣着在油区的公路上川流不息。

  轻烃站检修提前准备的物资材料已经开始储备;10吨缓蚀剂、176桶润滑油、5桶溶剂油已经完成拉运补库;8套井口集中拉运到大库等待施工;前期协调的50桶油漆以及3万个取样瓶拉运至大库备用。配件、物料齐备,机泵维修工作恢复正常,压缩机、抽油机等级保养正常进行,井口、油管领取及归还恢复正常。

  3月21日,一个好消息传来。新疆的防控措施降低风险等级为四级响应,卡点取消。“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我们的精力可以腾出来去搞生产了。”海涛说,“这是最给力的,再也不会为人员短缺和物资供应发愁了。”

  百里工区是个“大工地”

  早穿袄,午穿纱。塔河油区的昼夜温差丝毫没有影响到已经习惯了的石油人。

  3月19日,采油二厂新井TH12459井投产现场。要下井的电泵没有大电,怎么办?

  因疫情管控,原本的大电进井场的计划实施滞后,如果要等大电完工,还要等待几天时间。

  “耽误一天就会影响一天的产量,不能等。”在西北油田油服公司和电管中心的大力协助下,紧急从AD19井铺设临时电缆500米,正在忙碌的石油人脱掉棉工装,穿着的单工装被汗水湿透又变成一道道汗渍。

  在大家的共同奋战下,该井当日开井生产,日产20吨。“从来没有这样的干劲,大家都憋足了一股劲,要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在现场盯了一天的地面工程技术人员晋伟强说。

  与TH12459井一样热火朝天的还有TK6124井和TK6125井的施工现场。

  3月18日,经过两天日夜奋战,TK6124井和TK6125井的短期生产管线顺利敷设完毕,保证了两口新井在钻井架拆甩期间的正常原油生产。目前,两口井日产原油50吨。

  新井的投产争分夺秒,措施井作业也“火力全开”。

  3月16日到18日,该厂加大复工复产措施施工力度,顺利完成TK783井和TH12460井的大型酸化压裂工作,取得喜人增油效果,作业后的两口油井日产原油30吨。

  钻井施工也开足了马力。受制于前期的物资供应和人员短缺,具备复工条件的钻修井队伍全部复工。二厂工区内,钻、完井施工钻机15台齐上阵,每个现场的施工昼夜不休……

  TH12458等五口井钻井设备拆甩完毕,TH12458已酸压完毕,其余4口待酸压施工;TH12461H井完井管柱下到位,目前进行钻机拆甩,等待下步酸压施工;3台钻机正组织搬迁中……

  此外,在二厂工区内的9台大修设备,全部小修设备已经恢复正常作业。在21套注气设备中,正在进行注气施工的13套,安装调试中5套,搬迁中2套,故障待维修1套也紧急已送至库尔勒维修。井下工程技术科主管张佳说,“所有的队伍都动起来了,二厂的工区已经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绝不拖复工复产的后腿”

  热火朝天的生产一线,每一项施工都离不开科研人员精准的分析、论证,离不开管理人员科学的安排、部署。

  在该厂开发研究所,科研人员“钻”进庞大的数据堆中,在700多口油井中寻找降低递减、增加可采、提升效益的“蛛丝马迹”,通过排查、分析、论证,形成一项项针对生产实际的工作方案,成为生产一线的“作战方案”。“随着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夜里加班是一种常态,有的人在家里办公,我们休假同事在家里办公,和坚守岗位的一同奋战,绝不拖复工复产的后腿。”开发所副所长张世亮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在岗位。

  3月中旬,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加大对注水、注气井组调整,新增受效井组4井次,注水保持了稳定水平,注气踏上剩余日产;加大油井工作制度潜力排查,调整工作制度14井次,日增油80吨,原油日产稳步提升。“注水工作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对生产的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保持了较好的底地下能量,为我们开展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世亮对注水工作的成效十分满意。

  在超稠油井复产及高回压井治理工作上,开发所的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3口超稠油井实施复产,每天增产35吨;高回压井已治理2井次,日增油55吨。“还有TH12537X、TH12315CH两口高回压井目前正安装流程设备,增油效果将进一步显现。”海涛说,开发所的每一项方案,都会形成一道生产指令,变成一场在生产现场的大干。

  与此同时,提高采收率工作也在全速推进。淀粉胶堵水,注硫化钼驱油,多口油井的井口检维护……3月中旬数据显示,10天期间共计完成新技术应用4井次,完成抢修维护16项,抽油机拆安11次,各类流程拆安16次。

  要保持原油生产的持续稳定,新井产能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复工复产的“重头戏”。

  为了做好开钻前的准备工作,钻井设计人员日夜奋战,钉钉视频成为多方协调的线上工具,办公楼的灯光在午夜之后才渐渐熄灭。

  《采油二厂特型钻井2020年第一期产能建设方案》《塔河油田KZ4井区白垩系气藏2020年产建方案》出台等待批复,钻井地质设计审查、4个产建方案,一项项方案陆续出台……

  负责对接钻前工程的技术人员同样忙碌着,办理征地合同,进行环评、林地备案,编制水保方案,开始钻前踏勘,设计井场基础改建方案……一项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第一批特型钻井TH12383H、TH12270的搬迁。”张佳说,目前正在进行方案论证,计划5月初,还将增补1套加强型850修井机,加快实施特型钻井工作。“有了新井,完成全年产量任务心里才会更有底了。”(朱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