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华东周刊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戚金兴与商人四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华东周刊特约撰稿人 杨轶清/文

1.jpg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董事长戚金兴

  中国文化把“智、勇、仁、信”列为商人四德。如果企业家可以评等级,以这个“四德”作为标准,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董事长戚金兴的“段位”不低。

  首先是四德之一的“智”。

  戚金兴眼光独到,对市场的直觉非常敏感,对行业大势的判断力一流。滨江房产把握市场波动的能力多年来得到同行称道。20多年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几轮的大起大落,滨江房产总是能够在市场低谷时拿地,在回暖时开盘,或者低潮去库存,然后同步转为低成本土地储备。精准把握冲浪节奏,避免与市场周期正面冲撞,是滨江房产快速而稳健成长为行业领头羊的重要保证。

  戚金兴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流,他的讲话不深奥不枯燥,让人听来津津有味,一二三四五条理清楚、严谨准确。这样的好处是公司上下,包括上下游合作伙伴,能够清晰准确了解决策者的思路和战略,从而形成共识与合力。

  滨江房产的产品和区域定位,“跟、赶、超”战略,合理的销售和自持物业结构,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双轮驱动等等,跟下棋一样,布局清晰,步步为营。之所以思路清楚,关键是当家人头脑清醒,战略指挥高瞻远瞩胜人一筹。

  其次是“勇”。

  回顾房地产市场20多年,总体印象似乎是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众人的拦截中一路狂奔。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把这些年房地产轨迹回放一遍,有四五次较大幅度的回调。每一次都有开发商在前景不明或悲观气氛下,坚持不住退出市场,或者低谷时不敢拿地失去良机。戚金兴每次关键时刻都能顶住压力,敢于拍板。回头去看好像云淡风轻,实际上都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

  第三项美德是“仁”。

  戚金兴多年来赢得了“良心老板”的口碑。作为开发商,而且是上市公司,利润是面对股东和投资者的答卷,成绩不能差,同时需要面对业主消费者的期待和诉求。戚金兴比较好地平衡了公司利润和客户利益之间的关系,真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客户位置摆前面一点。

  据说李嘉诚的商道是永远让别人多赚一块钱,每个生意都做到这样并不容易。但是“少赚一个铜板”的心态,戚金兴深有体会——并不是每个项目都要利润最大化!戚金兴明白:业主买房,往往是普通家庭最重大的经济开支。对开发商而言,多卖一套少卖一套,无非是销售额中最轻微的变动,但对很多业主来说,可能投入了一家人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蓄。所以质量、价格、服务及体验都要到位,哪怕公司少赚一点。只要客户满意就是合算。

  所以戚金兴不是不算账,而是多算大帐少算小帐。“寸宜宽、尺宜紧”,对客户、对员工、对合作伙伴,戚金兴都是如此,懂得分享,大气、舍得、不计较,但把握住大原则。客户、员工、合作伙伴满意了,愿意跟你合作,工作尽心尽力。最后发现自己不但不吃亏,反而成了大赢家。

  滨江房产在公益慈善方面出手也大方,最近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滨江房产第一时间就向医疗机构捐助了2000万资金。

  最后一个是“信”。

  戚金兴口才好,说起行业问题兴致勃勃,滔滔不绝。但他从来不信口开河,也不胡乱承诺。一旦说出来,就要想办法做到,就是付出代价,也要守住诚信。

  戚金兴其实属于精明的老板,不是没有原则的老好人,对管理层要求很高。但别人与其相处很舒服,给人安全感和信赖感。他的领导艺术、为人之道,在诚信待人的同时赢得了别人的信任。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邓小平:外面是棉花公司、里面是钢铁公司。意思是外柔内刚,待人接物没有棱角,与人相处融洽,但内里有原则有坚持。戚金兴差不多就是这个类型。他是一个不忘本的人,公司开发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总部办公楼一直没有搬,始终蜗居在庆春路沿街的六层居民楼里。老婆也还是原配,公司的管理层也非常稳定。老员工老部下,甚至村里当年的发小,始终客客气气,见了面很亲切很随意,跟当年一模一样。属老虎的戚金兴已经奔向花甲之年,但这个行业不怕老。如果按照香港地产四大家族当家人的平均退休年龄,至少还可以再干20年。所以,未来他还会有挑战,也还有更多的可能。

  (作者系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