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锦程人才”到“菁英电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一对兄妹在浙江开启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蓝海

  ■ 方令航 浙江金华报道

1.jpg

●周维厚、周雪霞兄妹对青年员工给予指点鼓励。

2.jpg

●浙江省政府副省长王文序莅临菁英园区考察调研。

3.jpg

●“春暖牵手,就在婺城”,图为四川省凉山州务工人员抵达浙江金华。

  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狠抓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年后的工作重点。截至3月2日,全省包机包车包专列接返员工56万人。受疫情防控影响,年后各地汽车、火车停运,村镇严控人员外出,浙江企业复工复产面临老员工无法返岗、新员工不能有效补充的严峻形势。在此非常时期,金华锦程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接受金华各级政府委托,临危受命,利用长期建立的云、贵、川劳务合作关系,协助金华企业从省外务工人员集中地区招募、接人,极大地缓解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用工难题。

  据统计,2月份锦程公司总共组织返岗和新招工人4000多人,其中婺城区就有3000多人,特殊时期不仅在金华产生了较大影响,央视名嘴白岩松连线浙江,也对金华的快速反应和帮扶企业予以肯定。在随后的浙江省人社厅电视电话会议中,锦程公司作为全省3000家人力资源机构代表之一做典型汇报受到表彰。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党组书记、厅长鲁俊强调,浙江作为用工大省用工紧张、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一直存在,这次疫情中以企业为主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主导、政府部门综合协调的用工保障格局已经形成,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市场主渠道作用。

  跨越2000公里招工4000多名

  为满足疫后企业复工的用工需求,今年2月浙江各地纷纷出台“硬核”政策,政府派出专班奔赴云贵川,上演“抢人式”复工。在民营经济发达的金华,锦程公司在2月初第一时间响应浙江省“百家机构助力疫情防控紧缺用工行动”倡议,加入人力资源机构志愿服务行列:2月9日上午为金华市景迪医疗用品公司口罩生产线输送务工人员78人,2月11日开始为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组织上岗人员80余人,使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实现满员复产。

  中央提出防疫、复工两手都要硬的指示后,婺城区政府、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邀请锦程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帮助解决用工难题。2月15日,婺城区区长办公会决定,由区人力社保局等部门与锦程公司联合组成三个工作组,共计24人,每组由一名局长和锦程高管带队,分赴云贵川三省组织返岗及输送工作。得益于锦程人才多年来与内地基层政府和人才机构的良好合作,经过日夜奋战消除返程障碍,5天后就带回员工887名。婺城区四套领导班子到金华火车站迎接,婺城区委书记蔡艳赞叹说:“这一次跨省招工联合活动,颠覆了我此前对人才中介机构的认识,今后婺城区要大力重视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2月26日锦程人才再次领命出征,把重心下沉至云南、贵州的乡镇甚至村落,面对面向村民宣讲金华的务工环境和优势,接回新老员工1500余人,有效缓解金华近百家企业用工难题。

  非常时期锦程团队迎难而上,服从大局,投入了大量精力和人力,在行业资源、综合调度、接待培训方面圆满通过了一场大考。锦程公司总经理周雪霞告诉记者:“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通过专业服务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尊重,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价值得以体现,也稳定了一批客户资源,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锦程人才服务各类用人单位近万家,其中包括万里扬集团、顺丰速运、万达集团、伊利乳业、思念食品、蒙牛乳业、雅戈尔、今飞集团、康佳、华孚集团、三花集团、万丰集团、尖岭国际、平安保险、卧龙集团等知名企业,年推荐输送人力资源逾10万人。“锦程人才”每年跨省组团金华企业赴凉山州举办劳务洽谈会,锦程人力资源高峰论坛被纳入政府节会活动,无论是帮助基层打工者争取工伤利益,还是引进180万年薪职业经理人的高端猎头服务,“锦程人才”充分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周维厚和周雪霞兄妹俩,用16年磨一剑向社会交出了合格答卷,也用自己的方法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16年成就“锦程人才”专业品牌

  大多数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发展空间不大的传统产业,其实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包含内容很多,大有创新升级的想象空间。十几年前,中小企业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层面,HR管理效率低、行政福利采购成本高。

  2004年还在浙江绍兴一家大型纺织企业担任高管的周维厚,从企业的招工困难中发现了中小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的痛点: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对于企业而言市场需要专业人力资源企业匹配服务,如果自己创办一个专业、阳光的求职平台,未来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周维厚多方考察,选择了民营经济发达的浙中金华开启创业路。

  在当时普遍是“中介吃两头 全凭一张嘴”的劳务中介行业,新成立的金华市锦程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虽然起点颇高,但面对“中介大妈”的前后围堵却有些无奈。开业第一年就亏损了10多万元。一边是外来务工人员被中介骗取报名费,难找合适工作,一边是金华很多小微企业缺工人。兄妹俩商量后决定:“锦程人才”要打开局面就要争取主动,改变劳务中介的收费模式,免去求职人员报名费,由企业用工满意后再单向收费。这一招,在当时的浙江劳动力市场犹如行业革命,迅速增加了“锦程人才”的吸引力,而周雪霞也遭到了行业的反抗甚至诋毁,但她坚信人力资源行业必须正规化、连锁化、品牌化,带着这样的信念兄妹俩一路摸爬滚打,一步步向目标靠近。

  一段时间后“锦程人才”帮很多求职者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而慕名主动来招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曾经亏损的公司逐渐有了赢利。当时金华很多创业期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属传统、简单方式。“锦程人才”及时把握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变化,使用人事信息数据化让相关内容一目了然。“锦程人才”成功注册“金华人才网”中文域名,为企业搭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平台,2007年就在金华市区开出3家门店。

  2007年年底,周维厚正式辞去原企业高管职位,“锦程人才”像一匹黑马杀进了浙江省人力资源行业的前端:2008年在全省率先布局连锁门店7家,并开始在陕西陇县、河南安阳、云南曲靖等地建立20多个劳动力基地。2014年设立四川省凉山州驻浙农民工服务站,两年后又在宁波、绍兴开设连锁门店,“锦程人才”帮助数十万务工者在浙江找到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工资单、员工经费、财务、采购等全链条管理,2013年“锦程人才”成为金华市唯一的省级优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017年成为金华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单位,2019年被列入全省重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助力扶贫攻坚先进单位。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开放的通道在打开,力度在加大,频次在提升,实效在显现。“锦程人才”率先使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招聘、薪资发放、劳动事务代理、岗前培训以及业务外包等人力资源全链条管理。“锦程人才网+连锁门店+移动互联终端三位一体线上线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系金华市第二批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项目,连锁门店和分支机构扩展至18家,除浙江省内还扩展至广东、河南安徽、山西等地,一家专注服务民营企业人才管理的专业平台成为行业翘楚。就商业模式而言,“锦程人才”以专业、专注、专心为服务理念,凭借连锁门店、人才网站、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劳务派遣)、招聘快报、院校聘、猎头服务六位一体的独特运营模式,创造出了符合企业需求的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品质,公司也在这个过程中业绩连年翻倍增长,年纳税近千万元,在浙江乃至全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中打响了品牌。

  “菁英电商”打造创业创富蓝海

  持续2个多月的疫情犹如一所大学,不是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能抓住其中的机遇。在周维厚看来,“劳动力经济”终将被“智慧型经济”全面取代,而疫情冲击下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堪重负,一批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智慧型”产业却后劲十足。

  “锦程人才”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及时把握新经济的高速发展。3年前周维厚就布局电商产业,联合知名上市公司(华孚股份股票代码002042),在金华市经济开发区秋滨建设180亩的菁英电子商务产业园。这是中国首个时尚电商产业园区,毗邻金华大学城和湖海塘运动休闲区,建筑面积逾12万平方米,总投资逾2.5亿元,列入“浙江省信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金华市现代服务业试点项目”。凭借在人才、资本、科技、产业等方面的资源要素和时尚禀赋,浙江菁英公司开创了 “产业园+资本+人才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运营模式,定位“时尚电商基地、智能生态园区、创业创新空间”,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含跨境电商)、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智能仓储物流、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等六大产业,并积极引入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机构,形成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生态链,创建集商务、办公、物流、创业、社交、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示范园区。记者在菁英电商园看到,这里汇集创客咖啡吧、美食中心、电竞中心、便利超市等诸多业态,170家电商企业的1400名员工在这里做遍全球生意,实现产业梦想,成为金华入驻企业最多的单体园区,浙江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浙江省优秀小微园区。

  金华现有200多家劳务中介机构,民营经济发展加速催化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规模化竞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品牌集中度日益提升。周维厚兄妹俩16年的创业甘苦,只能复述无法复原,但现在听起来依然令人感慨。16年来他们不只创造了自己的企业价值,更改变了数万人的职场命运。周维厚认为互联网时代是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的时代,每一个行业看似独立却能上下打通,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才能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基于这样的理念,“锦程人才”和“菁英电商产业园”也不断收获优秀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共同的事业繁荣。

  “菁英电商产业园”不是简单的“电商集聚”,而是通过加快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公建配套,构建服务体系,成为小微企业改造提升、规范发展的创业乐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天堂。作为浙江省最具规模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周维厚已超越了把赢利作为唯一目标的阶段,这次疫情来后他首先实现想到的是入园企业的困难,元宵节一过他就邀请12家银行进入园区开展投融资对接。一场新冠疫情,带来社会对经济运行和生活方式的种种思考,以此为契机加速向“智慧型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周维厚提出了企业的二次发展愿景,未来将更多涉足产教融合、创新服务,搭建一批产业创新、高端人才平台。其信心来自于全球的电商市场潜力、来自金融政策的透明公开、来自于民营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人才为产业赋能,产业为人才搭台。从担任企业高管到自己开公司,从帮人找工作到助力创业孵化,从“锦程人才”到“菁英电商产业园”,这是一家企业的裂变,也是与时俱进的理念升级。在周维厚看来,未来中国除了拼“人头”,更要拼“智慧”、拼效率,主动加快“汗水型经济”向“智慧型经济”转变,中国制造要想永久屹立于世界,必须坚定不移向过去说再见,而这也是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