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立斌 蒋林
三月阳光明媚,塔河大地春光艳景色新,一道道红色石油人的身影在油田处处涌动,在西北油田采油三厂联合站内、采油树下、修井现场、钻井台上号声阵阵、设备轰鸣,广大干部员工们百日攻坚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战双胜”的高昂斗志和坚定决心与日俱增。
3月23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全系统全面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连日来,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快速行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进行工作部署,深入分析当前产能建设形势,强化生产运行,加强高质量油藏开发,全力推进创新驱动,严格成本把控,持续深入增储上产工作节奏,各基层单位积极成立“增储上产、保效增效”突击队,紧盯全年生产目标不放松。截至3月31日,已完成原油产量29.42万吨,天然气完成6320万立方米。
强党建,统一思想抓落实
“攻坚创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疫情影响只是让我们暂时‘换个挡’绝不是‘刹住车’。”3月26日,在采油三厂开发研究所工作会上,采油厂总地质师刘培亮提出了要求。
作为采油厂稳产上产和效益开发的主阵地,开发所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所有党员、关键岗位人员成立“增储上产、攻坚创效”党员突击队,持续深化“思想-产量-产能-研究”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同时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组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压实责任,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全方位、多角度加快推进低成本、高效率的油藏开发工作节奏。
在前期受到疫情影响而产量任务目标不能少的压力下,开发研究所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突出思想引领,进一步增强组织号召力,全体干部员工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承压奋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人争当岗位排头兵,积极加入到“老区综合治理项目组”“改善水驱效果项目组”“白垩系气藏潜力排查项目组”“新工艺技术推广实施项目组”以及“机采井管理项目组”等9个攻坚项目组,持续深入加大油藏研究力度、立足单元系统调整和多举措优化开发方案,截至4月1日,日油能力较疫情期间增加100余吨,逐步踏上剩余日产水平线之上。
转观念,转变思路天地宽
由于采油厂辖区内油藏类型较为单一、主力生产层系单一,物质基础较弱,导致持续上产面临着严峻开发挑战。“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要用新的思路来支撑我们发展需求,越是艰难越向前。大家要从断控油藏逐步向岩溶系统进行挖潜思路转变,深入地质再认识,通过增加我们的储量基础,加强存量的高效动用,不断创新工艺和方法来做大增量。”采油厂副总地质师程洪对技术人员提出进一步要求。
2月份以来,在疫情严控期间,为进一步提高油藏认识能力,保障和持续优化开发效果,在交通不畅的情况下,油藏开发人员张瑞等人,积极主动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向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专家进行学习交流,深入探讨对八区、十区等老区块岩溶系统的新认识。通过学习认识到八区岩溶系统发育程度相比别的区块优势最为明显,及时为下步产能建设确定了重要方向。在深入结合分析后,设计出6个直井意向潜力点和8个意向侧钻潜力点。为新井建设加快工作部署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在对岩溶系统深入认识再分析思路引导下,技术人员提出了顺岩溶注气、适应岩溶断裂形态注水等新的挖潜方法,预计可实现日增油30吨,进一步夯实老井稳产基础,提高油藏开发抗风险能力。
抓关键,精准施策提采速
今年以来,面对新井产能建设见效慢,部分设备受交通影响无法及时开展的实际情况,采油厂厂长何世伟全力统筹协调生产“大运行”,组织技术人员全面排查油井潜力,逐口油井进行分析,从宏观分析产量形势变化,精准寻找产能增长点,针对增储上产工作,及时提出了“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让高产井持续发力,对低效井措施增油”的工作思路。
3月24日,技术人员在认真分析中发现,未建产井TP195X和高累产井TP126X之间存在良好的储集体尚未动用,但分析认为,若通过常规注水,注入水会顺深大断裂面流入深部,无法实现横向驱油,技术人员迅速将问题汇报给厂总地质师刘培亮。
“要站在单元的角度来分析单井潜力,强化立足单元看单井的思想意识,整体提高单元产量才是最好的效果。”刘培亮对技术人员进行分析。通过对TP195X提高日注水量,从30方提高到300方/日,高含水井TP126X含水持续下降,从前期日产油0.1吨上升至20吨。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期间,技术人员计划通过对6个大单元开展提采速工作、以及对主断裂上水驱井组进行优化注水,预计可实现增油60吨/日。
谋长远,创新驱动促发展
随着开发的深入,一些常规措施效果逐年变差,利用常规措施增产已触及天花板,难以支撑产量接替的需求。
“要想做大增量,必须要有新工艺、新方法的支撑。在探索新工艺效果的过程中一定要搭建好与工程院、高校和材料方的技术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工作,推动新工艺尽快在现场落地。”3月23日,采油厂总工程师李军对措施上产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在与工程院的紧密结合下,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堵水新工艺,通过采取新工艺聚合物冻胶进行深部堵水,对T706井展开堵水工作,该井成功实现自喷生产,含水由前期100%下降至0,日产油18吨。堵水工艺的成功极大激发了技术人员的信心,目前已排查15口井堵水潜力井,预计实施后可实现日增油40吨。
同时,为进一步夯实工艺措施上产基础,采油厂积极推广应用深穿透酸化、短半径侧钻等新技术,1月份通过喷射酸化措施完工的T817(K)井取得自喷生产良好效果,截止到3月26日已实现增油2100吨。“这口井的生产层段仅有15米,第一次超短井段探索喷射酸化技术就获得了成功,极大激发了我们对新工艺增储上产的信心。”工艺室主任田磊高兴地说。截至目前已排查出新工艺酸化、调流道井5口,短半径侧钻潜力井10口,预计可新增SEC储量19万吨。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要通过不断探索新思路来支撑我们的发展需求。越是艰难越向前,我们要在夯实老井稳产基础上不断提升,统筹好量与效的关系、当期与长远的关系、摆正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团结一心、精雕细琢,一定能够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取得优异成绩!”3月25日,采油厂厂长何世伟对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