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点检定修制”之我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点检定修制”作为设备资产管理的常备手段之一,历来颇受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人员的关注。但事实上执行起来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者有之;本末倒置传播“以点检为核心”者有之;“点检定修制超越TPM”的以偏概全鼓吹者有之……乱花渐欲迷人眼,令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人员尤其是刚出校门的从业人员,受到了诸多误导,有的“中毒”还很深而不知纠正。

  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笔者依据1987年宝钢人员张俊杰先生主编、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社印发的《日本新日铁设备点检定修》一书,对一些常见的误导性观点进行澄清,并请指正。

  “点检定修制”是谁最早引入国内的?日本新日铁公司从1952年就开始实施了点检。1984年第1期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刊发了张俊杰先生的文章《设备点检制是设备维修的一种科学方法》。这是最早把“点检定修制”引入国内的成文性证据。

  什么是“点检定修制”?张俊杰先生书中第4页给的定义为:“把设备可能出问题的部位设定为若干点,规定出正常标准和异常标准,规定出检查周期、检查方法、指定检查人员,并形成一套技术标准、点检基准、给脂基准、点检计划表、修理作业基准(修理项目、工序、工期、安全和机具准备等)的规程体系。”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资产管理体系”?时至今日,企业的核心(即目的和本质)是为了创造价值,这已经是一个常识。既然企业的核心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则构成企业的设备资产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点检定修制)的核心目的,也自然是为了创造价值。设备资产管理需创造的价值可包括但不限于:法规符合性、可靠性、投入产出比、投资回报等。“点检定修制”是设备资产管理用来创造价值的手段之一,但并非设备资产管理的核心目的,所以“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资产管理体系”,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点检定修制是超越TPM的管理模式”?据张俊杰先生《日本新日铁设备点检定修》第21页:“设备点检制是实现设备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并使这三性达到最佳化,实行全员设备管理(TPM)的一种综合性的基本制度。”——也就是说,“点检定修制”是TPM的一部分。另外,TPM强调了贯穿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其主要内容有:5S、小组活动、初期管理、自主维护、计划和预防维修(包括但不限于“点检定修制”,例如还有状态监测等)、质量维修、焦点改善、教育训练等。所以只要稍微有点TPM或者设备资产管理的常识,完全就可以判断:“点检定修制是超越TPM的管理模式”是以偏概全的荒唐说法。

  “点检定修制”的主要内容?三位一体、七事一贯制、五层防护地开展点检;建立技术规程(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点检计划表、给油脂基准、维修作业标准、设备故障记录);设备技术诊断与劣化倾向管理;设备故障管理;点检人员培训与工作考评;定修模型;修理计划;修理工程管理等。

  “点检定修制”确实是设备资产管理的常备内容之一。但不顾历史事实、无限夸大其内涵和作用、不惜拿充满求知欲的广大设备资产管理人员来垫背,这当然不是对中国设备资产管理事业负责任的态度。(蒋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