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正国
我的家乡宿迁市苏北新建的地级市,南来北往的客人,提及印象,自然要谈到酒。这儿盛产名酒,洋河、双沟久负盛名,驰名远扬。在家乡不管是门市开张、红白喜事、迎来送往、乔迁之喜等,都要用酒庆祝。家乡的习俗是来人不喝酒,就是慢待了客人,对不住朋友。家乡人喝酒很讲究礼数。酒筵席上分宾、主,设上、下,即使是“圆桌”也是如此。如果您不知底细,自动坐到上席位置,是会贻笑大方的。坐上席的,一为首次登门的至亲贵客(新女婿、娘家人、远方来客等);二为领导干部;三为年尊长辈者等等。凡坐上席者,皆为本宴席的饮酒中心,少不了全桌每人敬你几杯,这是后话。
酒席上,负责斟酒的称“酒司令”。酒席气氛能否火爆热烈,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于“酒司令”。一般一桌酒席有两个“酒司令”,两边陪席上一边一个。“酒司令”通常由年纪轻、辈分低、酒量大、能说会道的人担任。其任务主要是斟酒,带头饮酒,执行酒规等。
饮酒正式开始时,全桌人一般先要同饮几盅门杯酒,门杯酒一般三盅,没有十分特殊的情况,门杯酒是非喝不可的,大家共饮,显示出相聚的团结和谐。如门杯酒不饮会受到冷落的,大家不再向您敬酒,您敬别人酒,人家也不会愉快接受的。
门杯酒饮完后,就开始敬酒。敬酒一般依据陪席先敬上席、晚辈先敬长辈、下级先敬上级、主人先敬客人的顺序进行,并且彼此间也会互相敬酒。敬酒的理由很多,随时随地可以找个敬酒的名目来:同姓、同龄、同学、甚至第一次见面同桌饮酒等,都可以作为敬酒的理由。家乡的酒礼,也多体现在敬酒上,敬酒不喝,敬酒者似乎丢掉面子,脸上无光;无人敬酒,也会感到地位低微,无地自容。敬酒的态度也都极其诚恳热情,多以“敬”字开头,恭恭敬敬。
家乡人会喝酒,又多表现在劝酒上,如果无这一活动,那简直不能算是喝酒。往往是劝酒次数越勤,醉倒客人越多,主人也就越高兴。这劝酒,是您的一份尊重,又要有“酒才”,能讲出道理来,使您心服口服,如“一杯一见如故,两杯好事成双,三杯酒过三巡,四杯四四如意,五杯五谷丰登,六杯六六大顺……”与此同时,有的使出浑身解数,与您斗智斗勇,或开展“政策”攻心,频频出击,以理服人;或迂回包抄,以情感人,逼您就范。如主人举杯自谦:“水酒薄菜,不要见外,若不嫌弃,请饮三杯。您若不饮,是嫌菜歪酒差吗?”还有“酒逢知己千杯少”,敬您几杯都不喝,难道不是“知己”么?再有“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端端行”。从而使您感到却之不恭,即然这样,您能不一饮而尽么?
家乡的酒风是淳朴的,家乡的人民是好客的。有机会到这儿来做客,您一定会领略到我可爱的家乡那酒礼热烈而真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