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周年,70年风云巨变,楚商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在时代的浪潮中,他们勇立潮头,披荆斩棘;新时代征程中,他们抓住风口成为发展先锋。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他们是一支生力军,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形成了强大的湖北气场。
12月20日,2019第四届(全球)楚商大会开幕式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武汉东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会上向全球推荐了70名有实力、敢担当的优秀楚商,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开云,与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等一同获评“杰出楚商”,充分展现了当代楚商风采,为新时代楚商发展增添了更多更精彩的故事。
前不久,北京湖北企业商会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暨京华楚商十周年庆典在京举行,蔡开云等一批优秀楚商代表被授予“京华楚商非凡成就者”纪念章;中国经济年度峰会也在京召开,蔡开云与马云、牛钢一同入选“2019中国年度经济人物”。
●“杰出楚商”蔡开云推介
●第四届楚商大会开幕式
把初心写在实体经济道路上
1983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今后的很多年里,这句话反复回响,成了他最著名的改革格言之一。那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很多是体制外的小人物。十多年后,他们陆续开始成为这个国家的财富阶层,不过在那一年,他们还在贫困中小心翼翼地摸索。
1982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青龙大队。蔡宏柱邀约几个农民兄弟,贷款1500元,在知青住过的土坯房支起三口大缸,办起了青龙大队第一家酱油厂。这一年,蔡开云10岁,身边的父辈们大多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乘着改革的东风,蔡宏柱的酱油厂一步步发展壮大,从此走上了发展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蔡开云长大成人的过程,也是父亲创办的企业由酱油产业发展成以白酒产业为主的大中型企业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繁荣,人们的生活、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教育丰富了蔡开云的学识,他不愿坐享其成,想像父亲一样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他走上一条和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报考国家公务员,进入宜昌市检察院工作,工作业绩突出,还曾荣立个人三等功。
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蔡开云辞去检察院的工作回到稻花香集团。促使他回归家族事业的原因很多,但首要的是“孝义”。2001年,蔡宏柱病重住院,一时间社会谣言四起,企业发展也陷入低谷,但蔡宏柱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永不言败永不言退的精神,重新站立起来,挽狂澜于既倒,2004年稻花香开始了新一轮大发展,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这件事对蔡开云触动很大,他时常想: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自己是家中独子,父亲以抱病之躯却依旧坚守在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上,四处奔波,劳心劳力,谁来心疼他的身体,谁来帮他搭上一把力?经过深思熟虑,2006年,他回到稻花香,帮父亲挑起稻花香的重担。“初心不改,砥砺前行。”从走进稻花香的那一刻,这句话就深深印在蔡开云的心上,这既是他对父亲的承诺,也是对企业、对自己的承诺。
●蔡开云在楚商大会现场
●蔡开云(左)与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右)合影
从深耕农村市场到布局全国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4年春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国有资本高歌猛进、跨国资本如鱼得水,而民营资本则显得要弱势得多,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或面临生存困境。
2005年,稻花香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逾10亿元的湖北最大的白酒企业集团,企业面临新的挑战:是坐守湖北,还是继续扩大省外市场份额,推动鄂酒叫响全国?
2006年,稻花香集团正式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也是在这一年,蔡开云进入稻花香集团工作,担任集团董事长助理。
蔡开云担任董事长助理的第一站,是到安徽开拓市场,推进“金网工程”。“金网工程”是稻花香深耕农村市场的营销战略。当时,稻花香的产品体系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这样的产品如何去和中高端产品争市场?稻花香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将营销渠道下沉到农村,即对乡村以上的零售商、批发商、小酒店、大酒店等一切渠道进行备案登记,并设专人管理,通过与经销商精诚协作,市场扁平化,渠道下沉,做实终端网点,逐步实现稻花香产品全国性覆盖。当时,蔡开云要做的工作就是查看安徽每个乡镇、每个村的营销网点,公司是否都做了登记,有没有摆上公司的产品。
“金网工程”推动稻花香在全国建立了稳固的市场营销网点,实现了“1+3”的全国市场拓展战略的突破,即:以宜昌、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本土市场为根据地,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个广大市场为主战场,以期形成内、外线互为依托、分进合击的市场发展态势。随后,开展的“红色行动”、“百市千县万镇”活动、“燎原战略”等,每一项战略都是企业决策者对市场的前瞻性思考和布局,逐步推进稻花香产品覆盖全国28个省、310个地级市、1005个县。
一路走来,蔡开云始终坚持白酒主业地位不动摇,以稻花香酒业公司为战略核心,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不断做优做强白酒产业。在蔡开云的布局下,稻花香加快产品提档升级,深耕全国市场,探索“互联网+”模式;集团旗下白酒企业关公坊、三麦酒业、江西酒厂、国肽健康酒业等,依托稻花香品牌、技术、人才等资源,实施市场转型、产品转型,构筑稻花香白酒产业矩阵,形成了稻花香白酒产业核心竞争力。稻花香从区域品牌成长为中国新八大名酒,集团在湖北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率先突破百亿,综合实力一举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一项项成绩,体现的是企业发展实力,也是企业家的胸怀、魄力和智慧。
●中国白酒中南核心产区领袖企业峰会期间,蔡开云(左)与季克良(右)探讨白酒工艺创新
消费升级下的发展新思考
2015年10月,瑞信发布了一个数据:当今中国有成熟购买能力的消费者是8亿人,其中1亿以上属于中产阶层。这些人是在最近几年才渐渐成为了中国主流消费的人群。2016年被定义为新中产消费元年,消费升级成为大势所趋。白酒行业也面临着穿越新周期的挑战,有人说白酒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但是蔡开云并不这么看。他认为,白酒野蛮生长、群雄混战的时代结束,行业将高度集中,品质好、美誉度高、社会贡献大的白酒企业会胜出,由他们来为消费者提供美好、创造价值,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2018年初,蔡开云从父亲蔡宏柱手中接过交接棒,担任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开云提出,稻花香进入二次创业新征程,在战略布局、组织模式、营销布局、产品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并一改稻花香按自然年度考核的惯例,实行从当年6月30日至下一年6月30日的任务考核期,使之更加符合白酒行业规律。
战略布局上,深入推进“五大转型”即:产业化发展、效益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创新型营销、智慧型团队,通过白酒主业引导和辅业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一主三辅”发展新格局。“一主三辅”即以白酒产业为主,以配套产业、物流产业、旅游产业为辅。这是稻花香发展实体经济的产业基础和根基。
组织模式上,开展服务型团队创建活动,以服务生产经营一线、服务客商、服务消费者为宗旨,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实干型、自律型的“五型团队”。这是稻花香的人才基础和优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营销布局上,聚焦白酒主业,集团核心企业稻花香酒业公司启动“131”战略,树立“看未来定目标、主抓核心产品、产品发货考核、客户和营销团队双向激励”四种意识,加强“服务、生产、营销和客商”四个团队建设,深化“考核激励、品牌塑造、政策引导和渠道深耕”四大举措,确保2021年稻花香酒业公司年销售清样10万件、活力型300万件、珍品一号类1000万件。同时,探索“明星演唱会+酒业品牌”双IP模式,目前已经在襄阳、十堰分别举行了“活力之光”稻花香2019群星演唱会,实施“燎原战略”,挺进“131”目标,打造百亿白酒产业,推进鄂酒品牌叫响全国。
产品结构上,抢抓消费升级机遇,发力价值链中高端,推动品牌提档、结构升级。目前,稻花香清样、活力型已具备高端白酒的品质基因和品牌基因,珍品一号系列具备中产阶级消费的爆品优势。2018年,稻花香清样、活力型、珍品一号类产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1.66%、42.42%和14.59%。
科技创新上,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2019年,稻花香与三所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推进白酒生产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全国首创馫香型白酒生产工艺,馫香型白酒“原浆酒”成为稻花香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单品。
2019年,稻花香酒业承办中国白酒中南核心产区领袖企业峰会,与中南产区白酒企业共同探索合作共赢新模式,打造中南白酒新名片、区域联合新生态,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蔡开云在峰会上提出:新周期下,白酒行业融合集中是大势所趋,唯有共生共享才能推动发展,稻花香愿意做发展的先行者,深化酿造工艺、生产技术、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加强行业间的交流合作,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稻花香力量。
实践证明,只有综合实力强、核心技术过硬的企业,才会在一次次大浪淘沙中胜出。美国的可乐市场,做到最后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中国白酒市场也会是如此。稻花香从区域品牌到位列中国新八大名酒,正是对这一真理的反复实践与验证。
●企业年会上,蔡开云(右)与经销商交流
●稻花香集团带动龙泉镇崛起一座现代化的酒城
强企富民,让民生图景更灿烂
“只有把企业发展与百姓福祉统一起来,民生图景才能更灿烂,实体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蔡开云表示。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稻花香坚持“强企富民”的宗旨,着力打造“三百工程”,即:建百亿企业、创百年品牌、富百万农民。在带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百姓增收致富方面,稻花香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产业集聚,带活一批企业。以稻花香为龙头,带动了关公坊酒业、三麦酒业、国肽健康酒业等一批白酒企业稳步发展;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建立三峡科技包装工业园;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建设宜昌市小微企业创业园,吸纳4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
通过深度融合,激活一方经济。目前,稻花香集团所在地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白酒生态园、包装工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等多个园区联动,1.2万人在“十五分钟就业圈”实现就业。
通过创新平台,带富一方百姓。稻花香拓宽了百姓致富渠道,如包装、运输、餐饮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致富;提供技术、技能培训,培育知识型农民、技术性工人;通过联合发展,农民洗脚上岸成为产业工人,木匠靠给稻花香做包装当上企业总经理,经销商、供应商、广告商中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批量产生。
多年来,稻花香坚持投身公益事业,拿出企业利润,真金白银投入扶贫攻坚和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公益慈善,稻花香一直坚守情怀和责任:企业项目发展到哪里,市场延伸到哪里,公益品牌文化就传播到哪里,让阳光和温暖照进更多人的心里。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秩序越来越规范、环境越来越开放、活力越来越彰显,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拉动作用日益得到广泛认同,中国正在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蔡开云坚信,中国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越来越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仰望星空,更需脚踏实地,追梦征程上,每个人都是奋斗的主角、都有一份责任,将“小我”融入“大我”,每个人都专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本版图文由稻花香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