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数字金融正抚慰平地区经济发展鸿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推进、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数字金融正大幅变革着传统金融模式,同时也为农村金融以及金融扶贫带来新的机遇。

  ■ 莫开伟 财经评论员

  1935年,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摸索出一条“黑河-腾冲分割线”。那时他是从人口的角度看这条线的——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那是一条清晰的、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的分界线,就好像从南到北的中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会意识到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止了向外迁徙的步伐。(7月8日《中国证券报》)

  然而,移动支付正在打破传统的“黑河-腾冲分割线”,7月8日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从2011年到2018年,东西部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差距缩小了15%,这一条影响中国84年的无形分界线正在消失。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中心编制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通过追踪支付宝2011年数据的变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各地区的数字金融逐渐呈现趋同的特征。2011年,数字金融覆盖广度的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的比是50.4, 2018年,这个数据降低至1.42。这意味着,8年间,在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数字金融的覆盖差异缩小了近50倍。换句话说,原来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上面正迅猛赶上来。

  “黑河-腾冲分割线”以西,地处偏远,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贫困,这里的居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民群众的信息闭塞、资金匮乏,处于农村金融服务的边缘,同样由于贫困,发展产业缺信息、缺技术、缺能力、缺资金、缺销路等问题突出。有些地区一度是金融服务的盲点,农民往往要奔波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到乡镇、县城办理存取款业务,往返不仅费时费力,更费钱。因此,这些地方发展不但面临着自然条件的制约,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金融供给不足,一直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瓶颈,这里的经济发展如同她十年九旱的土地一样,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需要金融服务的滋润。然而,一直以来,高昂的成本是隔离传统金融与弱势群体的天然鸿沟。金融的核心是对各种资源的索取权进行交易并转移,从而对实体经济资源进行超越主体、跨越区域、穿越时期的配置。这需要建立在准确信息的基础上,比如,在信贷发放中,就必须依靠借款人的信用信息来判断其偿债能力和意愿。收集处理各种信息产生大量成本。对于传统金融来说,大型企业的大额业务会摊薄单位服务成本,因此深受青睐,而偏远地区分散的小额金融业务,交易成本高昂,使传统金融不愿也没能力提供服务。

  但是,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推进、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数字金融正大幅变革着传统金融模式,同时也为农村金融以及金融扶贫带来新的机遇。数字金融依托互联网,凭借其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的特征,加上其扁平化的组织与管理,能够消除地域差距,拉近资金供需的距离。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成本低。在互联网站建成后每增加一个用户的成本几乎为零。因而互联网公司的服务费也基本为零。以支付为例,传统POS支付的成本包括发卡成本、收单成本和信息系统成本。基于互联网的支付可避免发卡和收单,因而避免了这两项成本。其次,数字金融非人工服务。互联网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而且不需要人工介入,因而节省了人工服务费用。如阿里小微金服的小额信贷服务就依靠大数据贷款而非人工。最后,数字金融规模效应强。规模经济告诉我们,对于相同类型的金融服务,资金量越大,单位资金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也越低。因而,把客户分散的资金通过互联网渠道聚拢起来进而形成较大量的资金可以降低单位资金的成本。余额宝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汇集资金进而达到规模效应的产品。它的诞生使得原本无法购买货币基金的低收入家庭可以购买货币基金,并实现相对于活期存款更高的投资收益。

  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金融会突破“黑河-腾冲分割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让全国民众享受同等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和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