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社交电商时代,打假不能再变成“猫鼠游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默城 媒体人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将于6月至11月联合开展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代号“网剑行动”)。“网剑行动”的重点任务包括,严厉打击刷单炒信和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6月30日《中国青年报》)

  刷单只是电商造假行为的一种体现,此外还有网络侵权假冒、网络假冒伪劣产品、虚假炒信、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等,这些都是“网剑行动”所要精准打击的行为。电商造假最典型的便是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从细节上来看,这几年社交电商正在成为新一代假货们的聚集地。它们利用熟人间的信任贩假售假,更具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其他电商平台打假后,这些新的社交电商平台便成了假货的避风港。

  去年,据新京报报道,拼多多平台上出现的小米视界、三星视听、VDVD手机、创维云视听、雅利阿道夫等多款涉嫌侵犯相关品牌权益的产品,涉及手机、电视、日化等多个品类,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的“营养诀线”们正通过新一代电商卷土重来。而有些平台采取的“拉人入伙、三级分销”的模式,其本质就是传销,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采取措施,治理社交电商领域涉嫌传销的乱象。

  由于相关平台规则、模式、竞争方式及缺乏有效监管,对这些地方进行打假整治,确实很不容易,因为寄生于社交平台的电商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封闭性,但正如近日举办的2019电商知识产权峰会上形成的共识所言,“打假不容易”不能成为纵容包庇制售假行为的借口,绝不能让打假心血白流,绝不允许假货借助新平台死灰复燃。

  社交电商带来了多方面的新挑战:一是网上行为更加私密,发现案件比较难,往往要依靠消费者投诉举报;二是不少事件通过网络裂变,发生速度太快,监管跟不上;三是有些违法微商把信息传播和交易行为切割开。比如在微信上交流,但在其他渠道交易,导致违规行为碎片化,难以举证;四是工商等管理部门是区域化管理,而很多违规事件通过互联网跨区域实施,给监管提出更多挑战。

  社交电商时代的打假不能再变成“猫鼠游戏”。对于新形势下的社交电商制假售假,需要构筑防范网络虚假的天网,从现象到土壤进行顺藤摸瓜式的清理,将逐步摸索出来的打假经验向各地监管部门推广,对制假售假形成卓有成效的合围之势。

  当然,这样的治理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中整治,还要打法律和规范等制度层面的组合拳。为规范社交电商,执法部门应早发现早预警早查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传销组织黑名单等,避免老百姓卷入传销组织。同时还须有针对性地升级监管的科技手段,清扫社交售假的暗室,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新型的造假售假是行业公害,唯有共同抵制,天天都是315,才有可能走向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