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美贸易摩擦与民营企业的危与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周德文

1.jpg

(资料图片)

  5月10日,在中国代表团赴美进行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期间,美国政府决定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升至25%,中美之间新一轮贸易的摩擦就此展开。

  而此后美国政府以国家紧急状态的名义把华为及有关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更是开了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理由直接打压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先河,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真实目的昭然若揭。

  中和正道集团的研究表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欧洲、美洲各国发起贸易争端,有其复杂的背景和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开始进入衰退期,其国内产业结构出现脱实向虚现象,社会阶层严重分裂。在国际上,由于综合国力的相对下滑,美国继续驾驭全球已经明显力不从心。与此同时,中国逐渐崛起,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美国继续领导全球的威胁,因而美国势必对中国采取战略遏制的措施,对华贸易战是其遏制中国战略的具体手段之一。

  在石油美元体系下,美国以其金融霸权及技术研发实力,获得了掌控全球供应链顶端的优势,通过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剪刀差反复收割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中国迅速成长和崛起,已经建立了全世界最为齐全的工业制造产业链,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自主研发能力,部分企业更是通过转型升级,逐步取得了产业链顶端的控制力,美国在当前全球化贸易体系中的收益弱化,因而通过发动贸易战打破旧的国际秩序,建立更为有利的新体系成为了美国的选择。

  在高科技领域,以华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导者,特别是在5G这一关键领域取得了领先优势,5G领先则抢占了先机,就具备了在未来的技术研发领域获得领先的优势。因此,对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继续领先构成了威胁,这也是美国在全球围追堵截华为,不惜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限制华为的原因。

  美国2020年总统竞选即将开始,为了赢得大选,大打中国牌,对华摆出强硬姿态,也是特朗普甚至其他总统候选人的功利性选择。

  中美贸易争端有深层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复杂原因,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才刚刚开始,美国对中国实施战略遏制具有长期性,对华贸易战以及限制中国高科技龙头企业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具体手段,目的是为了破坏中国持续发展的根基。

  从目前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来看,美国针对欧盟、日本、墨西哥、印度等国挑起贸易争端,其目的更多的是施加压力以换取对美国更为有利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条件,最终应该会达成相互妥协的协议,甚至美国有可能会在和这些国家达成新的协议时附加对中国进行限制的条款,这一点不得不留意。

  中美之间的博弈,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与合作,这属于国家层面的考虑,我们这里重点谈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争端长期存在的新环境下,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机会等问题。

  中和正道集团的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四面出击,针对几乎所有重要贸易伙伴发起的贸易争端,将在中美贸易以及全球贸易范围对中国民营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同时, 如果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得以在中长期延续的话,则全球的经济格局将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到现存的国际经济格局,中国的民营经济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现阶段或者中短期,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影响几乎是全行业的,从纺织品等基础生活消费品,到高端的电子科技产品,按照美国政府的升级版加征关税范围,凡是涉及到对美出口的行业领域都会受到影响。而这些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大的企业,一旦生产经营出现重大问题,则其在国内有业务合作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样会受到影响,因此,中国对美出口贸易额占比虽然已经大幅下降,但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产业经济全行业的中短期冲击是比较大的。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针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发起贸易争端。如果美国发起的这一波贸易保护主义潮流不被及时阻止,则全球的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世界经济将加速衰退,而受此影响,全球的总体消费需求也有可能出现大幅下滑,进而面向美国以外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

  从中长期来看,即便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失败,下一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中遏制中国发展,扼杀中国高科技龙头企业的方针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即便美国总统换届,其遏制中国的方式和手段可能不会像特朗普政府这么低劣和赤裸裸,但会变得更为隐蔽和阴损,这才是更具杀伤力的一种情形。

  美国政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贸易战并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对美国更为有利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这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必然是一方面确保美国继续收割全球,另一方面则是全面遏制甚至扼杀中国等新兴国的科技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当然,美国的构想是美好的,但最终能否实现其目的则是全球各主要国家合力博弈的结果,美国国力衰退,欧盟的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及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在多极化国际格局之下,美国保住当前的石油美元体系不被挑战已经有些吃力,建立确保美国继续盘剥全球各国新体系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在旧的国际经济格局仍然存在,新的格局尚未建立之时,国际经济局势出现一定程度的动荡不可避免,如何在未来的动荡或剧烈变化的国际经济格局中规避风险并寻求可持续发展机会,将是一个严峻挑战。

  考虑到中美贸易争端的长期性,以及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将有大量中小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出现经营危机。应对这种严峻形势,应大力鼓励和扶持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领域的专业机构,例如我创办的中和正道集团,配合各级政府整合社会资源,为出现危机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企业重组服务,帮助企业走上转型升级的正轨,在企业危机成片出现的地区,为地方政府提供产业升级规划服务,重整当地产业布局,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那么,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美贸易争端升级,以及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的预期之下,中国民营企业如何趋利避害,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基于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深刻洞察,对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发展演变的前瞻性预测,以及我个人多年来对中国民营经济的研究成果,建议中国民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应对中美贸易冲突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中国民营企业应积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在有能力的条件下,主动缩减对美出口产业链的产品供应,重点满足美国以外市场的商品需求,即便其他市场的利润更低也应优先满足供应,从而有效降低对美国商品需求的依赖度,进而有效降低来自中美贸易冲突的风险弹性。

  二、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国际并购成本较低的机遇,寻找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优质标的进行并购,通过并购迅速提升企业的创新和技术研发实力。一方面通过并购引进国际先进产品和技术到国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国内的消费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需求。另一方面,则通过并购获得标的企业的国际营销渠道,助力原有产品打开新的销售市场。

  三、响应国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积极实施企业技术改进升级项目,并以技术研发和创新为核心,推动业务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业务流程及组织管理升级再造,为企业进一步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寻求内生式发展的机会,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必将带来国内市场的扩容和升级,特别是农转非人口的生活形态将由传统的大多数生活资料自产自用,转变为生活资料全部由市场提供的变化,这一人口结构及生活形态的演变,所带来的内需扩容及升级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而中国民营企业最为贴近这个持续变化中的内需市场,条件得天独厚,如能准确把握其中蕴藏的巨大机会,势必形成新的增长引擎,进而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共建,在美国打压中国发展空间,发起贸易争端,扼杀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大环境下,“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就凸显了出来。

  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共建,中国民营企业将面临一个前景广阔的“一带一路”朋友圈新市场,中小民营企业将借助“一带一路”各国互联互通、共商共建共享的协议和机制,为原有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并开发出创新产品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共建,积极拓展中亚、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新兴市场,将有效抵消因为中美贸易争端而导致的对美出口下滑所带来的损失,甚至有望促进部分民营企业的业务迈上新的台阶,获得长足发展。

  六、定向选择在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地区或国家投资设厂,从而绕过美国设置的关税壁垒,迂回进入美国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策略并不适合所有的民营企业,也不鼓励所有企业都去这样做。因为在贸易保护政策占主导的环境下,除了在美国本土投资设厂以外,在其他地方设立对美出口的生产基地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仅适用于产品及服务与美国市场高度关联,企业非常熟悉美国的市场文化与规则,或者企业的产品及服务不能适应美国以外市场的情形。

  展望中美贸易冲突的前景,美国虽然来势汹汹,凭借其技术市场优势,借助石油美元体系的便利,以及在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布局优势,美国采取了肆无忌惮的进攻姿态,而中国则是被动防守反击,开局似乎对中国不利。

  实际上,美国占据优势地位只是一种短期现象,由于中国已经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最为完备的国家,并且已经在5G、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及新经济领域获得了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可以依靠内生式发展继续前进,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却很难离开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特别是美国,脱实向虚严重,制造业空心化,和中国等重要伙伴打贸易战,最终受害的只能是美国自己。从长远来看,中美贸易战美国必败无疑,中国必将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