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3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阳信生物质清洁供热试点 列入省能源局工作重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日前,山东省能源局印发《2019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省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这是指导做好今年全省能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处室、各单位要学懂弄通、精准施策,坚定不移抓好贯彻落实。”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栾健表示。其中阳信生物质清洁供热试点列入山东省能源局工作重点。

  据悉,今年,山东省省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等重大工程,这项工作山东省委省政府已经交由省能源局牵头办理。去年,山东省能源局遴选阳信、泗水、郓城3县,启动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阳信县生物质清洁供热试点,创出了北方地区农村清洁供热‘山东经验’。”栾健表示,今年要巩固阳信试点成果,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农村清洁供热“无煤县”,总结典型经验,扩大试点范围。“要将资金、项目等资源向典型示范集中,以点带面,推动清洁取暖向村镇延伸,做到既压减煤炭、保护环境,又普惠民生、促进和谐。”

  地处京津冀“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心位置的阳信县,现有854个行政村,11万户46万人。县域生物质原料充足,10万亩梨园年可剪枝5万吨,55万亩耕地年产秸秆80万吨,木器加工企业年供应锯末10万吨,肉牛年存栏27万头,产生鲜牛粪150余万吨。阳信县生物质能源清洁供热试点工作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农村清洁供热“无煤县”,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任务25034万户,其中采用分布式23个村3550户,分散式376个村18771户,热电联产14个村2713户,到2022年将实现生物质清洁供热县域全覆盖。

  阳信县工作中“三大板块”科学布局。中部片区在该县经济开发区成立利民生物质技术有限公司,以万亩梨园剪枝、木器加工下角料为原材料,建成木质颗粒成型燃料生产线,作为全县实施生物质燃料取暖改造工作的综合平台,并以振源畜产品公司为依托建成畜禽粪污成型燃料生产线;东部片区利用水落坡古典家具产业废弃木质资源,建成木质颗粒成型燃料生产线;西部片区依托金缘生物科技公司成熟技术,发展热电联产供暖。“三种模式”一体推进。依照改造主体条件状况,阳信县探索实施了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供热、生物质燃料+锅炉分布式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三种模式”,效果明显。“三年规划”分步实施。按照试点方案要求,2018年完成生物质改造25034万户,2019年、2020年再改造7万余户,实现生物质清洁供热县域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农村清洁供热“无煤县”。

  该县生物质能源清洁供热改造前后,对比表明其效果是直接而明显的,经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阳信县生物质燃料热值可达到4045.45大卡/千克,生物质供热以来,阳信县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同比分别下降15%、8%、29%、20%。据测算,阳信县生物质清洁供热县域全覆盖,每年应用成型燃料50万吨,年可替代煤炭48万吨。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每户改造成本分别为13540元、8680元、8400元,煤改生物质成本较煤改气、煤改电分别节省5140元、280元。以单个农户4间房、120m2、4个月取暖为例,使用成本分别为4140元、4080元、2000元,生物质改造较煤改气、煤改电分别节省2140元、2080元。(翟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