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校园安全防范需要综合施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凌瑞

  早在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就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各部门安全管理的职责,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困扰校园周边的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了许多本可避免的悲剧。2018年4月27日,陕西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放学途中遇袭,19名学生受伤,9人死亡。同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3名学生死亡。2019年1月8日,北京西城宣师一附小右安校区内发生一起伤害学生事件,多名学生受伤。校园安全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之一,校园安全事故给社会公众造成的冲击在网络时代往往会被无限放大,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刻不容缓。又是一年开学季,回望系列带血的教训,我们更应强化综合防范措施,全面加强学校安全。

  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是最容易受到各类意外伤害需要重点保护的弱势群体。一般来说,造成校园意外伤害的原因主要有:校园欺凌、暴力犯罪、火灾、溺水、食物中毒、自然灾害、踩踏、运动损伤等。如何有效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呢?我认为,单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发动全社会力量,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确保校园成为学生安全、快乐、健康成长的净土。

  首先,建立校园安全防范综合治理体系。积极构建由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教育负责,卫生、消防、工商、文化等各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参与的校园食品、防传染病、消防、防暴力、防欺凌等综合治理风险防控体系,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校园综合治理格局。特别是公安机关要加大专项行动,建立校园安全形势分析预警机制,加强对学校周边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清理,加强上学、放学重点时段和易发案地点的治安巡逻,严厉打击学校周边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加大针对学生的暴力侵害、敲诈勒索、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坚决防止恶性案件发生,对各类违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切实履行教育、管理责任;同时,还要组织各类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确保师生能够及时发现、制止欺凌、暴力事件,防止各类意外伤害。学校要加强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安全存放管理,将食品、消防、防止溺水、中毒、暴力侵害等安全知识纳入日常教育,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切实提高学生自救防护能力,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学校还应积极引导家长依法落实法定监护职责,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教,引导家长教育孩子遇到不法侵害不要畏惧,及时告知家长、教师寻求帮助和保护,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发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加强安全防范。积极动员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力量,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志愿者服务队伍,在上学、放学期间成立“护卫队”护送年幼学生、协助校方维持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维护学校门口及周边秩序。落实各类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学校警务室,购置防暴处突器材,完善校园周边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学校紧急报警装置与公安机关联网,推动校园安全保卫服务交由保安服务公司负责,确保出现突发意外事件时,能得到专业、快速处置,防止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

  再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数据搜集分析研判机制,定期排查学校周边安全风险隐患,为学校提供安全风险预警信息,指导学校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

  总之,只有全社会给予高度关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联动,公众积极参与,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才能确保校园安全避免悲剧重演,创建平安、和谐、文明、绿色校园,有效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