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巨头强者恒强 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何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9月1-2日,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西安市人民政府协办,以“争创世界一流:新时代的大企业发展”为主题,论坛上发布了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2.jpg

  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位列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2018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为306.89亿元,较上年提高23.78亿元;营业收入为71.1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20%,其中有107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净利润3.2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3.28%。千亿营业收入企业达到了172家,万亿营业收入企业增至五家。

  2014年以来,500强企业的净利润总额呈连续下降的态势,今年首度扭转颓势,达到3.2万亿元,增速超过13%,增速创下近6年新高;净资产利润率也是2012年以来第一次回升,达到9.34%。

  企业发展的领域进一步拓宽。通过“一带一路”迈向新的发展领域,与沿线企业结成了新的合作伙伴,加快发展取得新成绩。企业在科技投入方面和上年相比有了较大的跃升。还有一批代表新业态的企业成长壮大,进入到了500强的榜单之中。

  500强名单前十名为能源、金融、建筑和制造企业,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占据榜单前十强一半席位,国家电网已连续两年霸占榜首。

  榜单企业的变迁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晴雨表。500强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意味着总体经济向好。但榜单头部企业的地位难以撼动,入榜门槛较2002年足足提升了16倍,企业体量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小企业还有没有机会“打榜”?

  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生活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提速降费的政策。互联网覆盖了行政、交通、金融、医疗、家电、零售、房地产等各行各业。不同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的加深,也给了企业在战略部署方面一个信号,只有进行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战略决策、精细化行业发展,才能够跟上市场的脚步。

  体量大、资本雄厚的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近年来频频被提及,传统企业纷纷加快结构调整,例如冶金、煤炭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过剩产能等,传统企业转型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大企业得益于牢固的基础,地位并未被撼动。淘汰掉的多数是体量不上不下的中型企业,向前一步战略决策失误,向后一步则无资本支撑。

  与国际一流大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研发方面尚有明显的短板,研发投入较低,难以支撑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根据426家企业提供的研发数据统计,投入研发费用合计为8950亿元,比上年增加21%。但是研发强度在10%以上的,只有百度、华为、清华控股3家,研发强度在1%以下的,则多达232家。

  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撑,要想在研发上快速形成竞争优势,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机遇也同时存在,在战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审时度势,利用好资源,创新商业模式,便能出奇制胜。

  创新商业模式带来的价值远大于单一技术突破的价值,单一技术的突破很容易遭遇瓶颈,创新商业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是中小企业突围的最优路径。

  沿袭传统的商业模式:建工厂——搞研发——打广告——做渠道——卖产品,这一条流程走下来,市场早已变天,更不用说耗时耗力的技术研发。这种单向的路径已经不能再适应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打造高速闭环的创新型商业模式,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转型,到成为轻服务型数字化企业。500强内服务业营收占比以41.79%超过制造业,净利润更是高出近四倍。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已经远大于制造业。

  传统制造型企业要抛弃思维定势,将更多地资源投入到服务领域,向服务型企业转变。也就是说,从制造产品给用户到给用户拿来所需产品甚至是解决方案。第一步首先要用流量思维思考转型,积累用户资源,构建自己的流量池,避免撸起袖子就是建工厂、做产品。

  流量池持续不断地产生需求,这时就把自己当做一个服务型的企业,及时对需求做出回应,进入快速试错阶段,将产品投放进去,累积信任值,进而裂变用户,扩充流量池,产生更多需求。

  企业最终将成为一个资源整合者,服务上下游的平台,实现上下游资源的对接,将需求变现,多元化发展。资源整合者能够吃尽红利,而闭门造车最终会将自身优势消耗殆尽,快速被市场淘汰。

  现在生意不好做已成为中小企业老板的日常吐槽。生意不好做无非是两个方面,上下游资源难搞——客户越来越难服务,供应链也越来越难链接,上下游频频出现纰漏;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内部的核心员工更加难搞。

  为什么现在各方各面都很难搞?生意不好做,员工留不住、管不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丧失了最基本的东西——信用。

  信用是商业的基石,有了信用,资金流才会转动起来,人与人才会紧密联系起来。

  而现在原则和底线被不断践踏,人与人的基本信任没有了,因为没有信任,老板不相信员工,员工也不愿付出,相互之间没有契约精神的约束,企业寸步难行。

  在转型之初,最迫切的是如何构建企业内的契约体系。

  真格基金创始人曾说:合伙人的重要性超过了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重要。

  10家死掉的企业,有8家都死在企业内耗上。如何才能持续不断地激励员工产出价值?——股权激励!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唯有制度与契约可以约束人。

  相对公平的效果大于绝对公平,通过股权激励,根据不同阶段、项目、参与人员的差异进行动态分配,动态股权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的特点是,动态股权设置分配节点——也就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用以在保证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情况下,达成持续不断的激励效果。

  比如说,股权分配的里程碑可以是3个,甚至5个;可以持续1年,甚至是5年。例如,产品开发完成分配10%的股权;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再分10%;实现收支平衡,再分20%。股权是老板最后的底牌,重要性不言而喻,股权设计要永远保证拥有控制权,并为新人才加入预留股权,血液持续更新,保持生命力。(据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