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改革开放40年: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成功经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凤凰网财经研究院特约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刘万玲

2.jpg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创造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回顾总结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和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

  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统一经营、集中劳动、平均分配体制,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取消了种植计划、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

  基本经济制度。从单一的公有制(国营和集体)发展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民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比例已达99.5%。它们用近40%的资源,创造了我国60%以上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力量和主力军。

  分配制度。从单一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到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现代市场体系。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到实行“双轨制”,到最后价格基本放开,完全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商品市场到了2017年,市场定价已在98%以上。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市场作用也进一步的体现。

  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化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引入经济责任制,然后在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了两步“利改税”,到探索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财税体制。由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到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财税体制、财政包干制、分税制、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和现代财政制度。

  金融体制。由传统的计划金融模式,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到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主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投融资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的单一国家投资主体和中央财政资金来源,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渠道,投资建设市场化。从强调“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到强调“发挥投融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外贸经济体制。由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的高度垄断的外贸体制,开始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对外经营主体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经营格局。

  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相继建立了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外开放。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开始局部试点到全范围开放的渐进式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区,地级开放城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引进来”外资到“走出去”投资;从利用外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到学习和借鉴外国经营管理的有益经验;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从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向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布局不断优化。

  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经验

  主要经验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谈话都推动了当时思想大解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一次掀起思想解放的高潮,为改革创新提供不竭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第二,坚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开始历次党代会都强调要清醒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一直围绕这个初级阶段制定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其他领域的改革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

  第四,坚持不断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党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成为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定,把改革理论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第五,坚持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改革开放许多突破、探索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改革开放事业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力量源泉。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央、地方和基层之间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的要求。

  第六,坚持渐进式改革的基本路径。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以渐进式增量改革实现量变到质变。改革的实施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完善,就是通过非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七,坚持改革和开放同时并举。改革和开放统一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之中,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第八,坚持“三个有利于”改革检验标准。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第九,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十,坚持营造有利的外部国际环境。坚持首先做好国内的事情,根据国情自主决定改革开放的步骤。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要问题,重新阐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十一,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开启和顺利进行,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