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劳动组织方式变革 职工幸福指数提升 淄矿集团:夜班生产顺势而“消”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岩 袁智财 马剑

  6月29日,记者从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获悉,该集团下属的岱庄煤矿矿率先在综采工区和综掘工区推行“两班制”生产,预计7月上旬该矿全面取消夜班生产。

  “取消夜班生产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企业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今年初,我们统一安排部署在具备条件的矿井尽快实现两班生产、取消夜班,切实解决采掘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中辉介绍。

  淄矿集团下属的双欣矿业公司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可采储量2.86亿吨,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好,地质灾害少,生产过程中全部使用机械化作业。像众多煤矿一样,该公司为完成既定生产任务目标,一直实行“三班制”生产,每月一轮换。

  “矿井的先天条件好,设备先进,工艺简单,职工却白天见不到太阳,晚上看不到家人。”在该公司总经理王树圣看来,这不是新时代矿工应有的生活节奏。

  今年3月份,双欣矿业公司在淄矿集团内部率先推行早班、中班生产,夜班检修的“两班制”生产,通过“采煤队先行试点,掘进队紧跟其后,辅助单位随生产单位”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大力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

  他们从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出发,系统优化生产组织,持续改进工艺流程,引进国内先进的掘锚一体装备,推广应用国内先进的变频技术,有效提升了生产效能,矿井具备了“单面达产”、“年进万米”的能力。“两班制”能否具有持久生命力,关键还得看设备的保障能力。为提高设备运转率,他们创新推行设备“包机制”、“菜单式”和“精益化”三项管理方法,为每台设备落实包机人,明确检查检修菜单管理方法及完好标准,保证设备完好率、开机率。

  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取消煤矿工人后夜班”的建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今这一建议在淄矿集团许厂煤矿公司变为了现实。6月13日起,许厂煤矿公司取消职工0点至6点的后夜班生产,由“三八制”改为“三六制”。

  按照淄矿集团决策要求,许厂煤矿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行集中生产、集中检修、集中运输、集中休假“四集中”作业方式,取消后夜班生产。李成果是该公司综采工区的一名运输机司机,和以往不同,现在李成果每天可以减少2个小时的井下劳动时间,上晚中班时0点就可以收工上井,不仅避开了夜班薄弱时间生产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第二天醒来还可以有时间陪家人去晨练。如今,像李成果一样,该公司广大职工都尝到了取消后夜班生产带来的“甜头”。

  “取消后夜班生产,虽然生产时间缩短了,但可以从提高劳动效率上下功夫,做到减时不减量。”许厂煤矿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徐同科说。

  为提高职工劳动效率,该公司在井下工作面新投入了20部手持式风动联网机,以前工作面挂网6个人的工作量,现在2个人就能轻松搞定,给后续生产节省了大量时间。针对采掘工作面皮带运输地点广,占用人工多的实际,他们在皮带转载点设立了集中控制台,1名职工可通过监控屏幕,同时操纵多部运输皮带启动和停止,大大减少了人工。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监测监控系统改造、主通风机集中远程控制等4个装备升级项目,累计减少人工26人。

  此外,他们还积极改进超前支护工艺,将原有单体支柱支护改为超前液压支架支护,不仅支护速度快,还减少了反复拆除单体支柱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他们还不断优化劳动组织,将当班产量与工资收入紧密挂钩,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调动职工的劳动热情,确保产量不降、效益不减。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提升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一提双优’模式,结合各矿井单位实际,立足于系统分析,从提高井下煤炭储存系统入手,确保减时不减量,减班不减产,适时在集团内部逐步取消原煤夜班生产。”淄矿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侯宇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