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扛鼎页岩气 开创新纪元 ——川南页岩气勘探开发纪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邱令

1.jpg

2.jpg

3.jpg

4.jpg

  进入7月,川南富庶之地,雨水充足,植被翠绿如玉。从威远到宜宾的崇山峻岭中,钻井平台星罗棋布,一群石油红如碧玉中镶嵌的颗颗红宝石。这片热土,是中国石油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一场万众瞩目的页岩气攻坚战,如火如荼。

  十年铸剑,蜀南石油人在这场“页岩气革命”中扛帅旗、打头阵、攻难关,不懈地探索与追求、实践与创新。

  横空出世 责任担当新格局

  当蓝色火苗温暖川渝各大城市,这滚滚“蓝金”除了常规天然气外,还有来自炙手可热的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页岩气。

  如今页岩气,成为四川盆地产气量增长的重要新领域。

  十年以前,页岩气新兴产业漂洋过海到中国,但页岩气是大蛋糕,还是烫山芋,也成为国内争论的焦点。不少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中国储存页岩气的地质条件恶劣,开发成本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些评论甚至对中国到底有没有这么高的页岩气储备也很怀疑……

  然而,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对天然气需求紧迫,而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远超常规油气,开发利用非常规油气将是我国能源的必然选择。

  一场能源革命的新纪元,在川渝两地拉开序幕。

  蜀南这片热土,是四川油气田的摇篮气区,也是曾经年产量占全国3/4的功勋气区,在蜀南石油人60年的艰辛探寻和开发下,已为国家贡献了将近1300亿方天然气。

  页岩气横空出世,天将降大任于蜀南。蜀南石油人责无旁贷地成为改变中国在世界能源博弈格局中的地位的先驱者。

  万事开头难。从2007年开始,蜀南气矿组织科研人员寻找页岩气的“藏身之地”。2010年11月,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开井产气证实四川盆地存在页岩气,揭开四川盆地页岩气的神秘面纱,拉开了我国页岩气开发序幕;2011年1月,宁201井完井,获工业气流。之后,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完钻、我国第一口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页岩气井——宁201-H1井投入试采,从此圈定长宁—威远页岩气区块“疆界”,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2017年,川南页岩气年产量24.73亿立方米,产量约占全国页岩气产量的近1/3,页岩气上产剑指100亿目标奋进。这对川渝能源结构改善,加快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卧薪尝胆 领跑前沿铸利剑

  在参考资料少、经验缺乏的情况下,蜀南石油人摸着石头过河,首先地质评价回答有无资源问题?

  “我们通过引进、研发页岩气分析实验设备,具备7大类29项参数分析实验能力,完成19口井超过2万样次的分析实验,测量精度与国际知名实验中心相当。”蜀南气矿科研人员邓素芬谈话中显激动,泪水中饱和着科研人员无数个日日月月,千万次实验、成败,换得成功。

  科技之剑长驱直入。评层选区、分析实验、地震勘探、测井评价的页岩气地质评价技术日趋完善,证实了盆地龙马溪组、筇竹寺组页岩含气,确定了长宁、威远两个有利区,经国土资源部审定,探明地质储量1108.15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277.04亿立方米。

  能否拿得出产量,技术是开山斧。“岩石就像是人的肌肉,而天然气就是肌肉中的血管,开发常规的天然气是在静脉中采血,而开发页岩气就如同直接从毛细血管中采血,难度可想而知。”蜀南气矿副总地质师彭海瑞如说,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须走“中国制造”之路,积极自主创新。

  一份收获,几多汗水。2014年实施规模建产,2016年9月启动深化评价和规模上产,创造了第一个页岩气工厂化作业平台、建成国内第一条页岩气外输管道长宁外输管线等10多项国内第一,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出气关、技术关和规模效益开发关。

  卧薪尝胆,奋力自主创新,页岩气开发形成复杂山地水平井组工厂化作业等六大主体技术,实现了关键工艺、工具国产化。其中,页岩气开发应用的桥塞、水平井压裂等技术全部实现国产化,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掌握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国家。

  持续攻关地质—工程一体化,培育高产井。推广高性能油基钻井液、清洁压裂液等新工艺技术,单井综合成本大幅下降,页岩气井均测试日产量由11.1万方提高到21.9万方,井均可采储量提高1至1.1倍。其间,长宁H10-3井成为中石油第一口产气量超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井。

  蜀南大地,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继续领跑在国内前沿。

  革故鼎新 活力勃发入佳境

  页岩气,新领域,新机制,新模式。长宁区块的生产作业“大蛋糕”,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企地合作开发页岩气的企业——长宁页岩气公司,同时吸引了中石油、中石化及国外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此云集。

  作为属地管理的蜀南气矿,始终发挥着示范区生产建设主力军作用。

  协调是开路先锋。蜀南气矿在2017年专门成立了川南地区土地供给与对外协调工作组,为页岩气勘探开发赢得内外部鼎力支持。

  为全力保障示范区上产,蜀南气矿搭建专业化对口支撑平台,成立长宁页岩气专职作业区,调动气矿工艺研究所、维修抢险中心、信息自控中心、试修作业中心、汽车服务中心等多方力量,形成“1+5”的运行保障体系。

  规模化生产,人员的保障是关键。为此,气矿加快中心站建设进度,优化组织结构,将江安采气作业区11个井站班组,逐步收编缩编成3个中心站。在乐山采气作业区有21个井站班组,5个中心站全面辐射管理,富余人员全部上新区。

  优化组织,创新创效。通过数字化技术集成,按照“一个气田、一个控制中心、一个倒班公寓”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宁201井、威204井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井站的无人值守,凸显“互联网+工厂化生产”优势,为国内页岩气规模开发树立了新样板。

  页岩气开发,水是动脉血液,电是中枢神经。长宁区块4个转水泵把南广河水引到海拔最高达1300多米钻井平台,如同一道“天梯”,深度考验着蜀南石油人环境保护的能力,至今保持了页岩气井的“零外排、零污染”。

  “于国于企于民,我们都必须有更宽广更强大的担当。”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蜀南气矿矿长唐建荣掷地有声,“页岩气快速上产对西南油气田决胜300亿至关重要,我们将致力主攻4000米以浅核心技术,进一步理顺多种开发及经营管理模式,完善“1+5”专业保障体系,在川南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