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发力高端 鲁酒“抱团而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玉婷

  近日,山东省白酒品牌培育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到会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领导,15家山东省白酒品牌培育发展联盟发起单位以及山东省白酒企业、经销商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鲁酒作为中国白酒生产的第三极,是中国白酒的重要分支。但因品牌力单薄、各自为战等原因,一直没能进入全国白酒行业第二梯队。

  此次山东省白酒品牌培育发展联盟的成立,是鲁酒合力抱团,向全国市场乃至全区市场发起又一轮攻势的信号灯。

  在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高方看来,山东省白酒品牌培育发展联盟提出的“鲁酒匠造醇香厚道”“好品山东·有好酒”主题,充分体现了厚道山东人的人格魅力,彰显了鲁酒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凸显了鲁酒高端品质。高方提出,“联盟要发挥好品牌引领作用,要在山东白酒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行动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成为山东白酒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事实上,鲁酒的发展从未停止:曾连续十年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制定了多项中国白酒酿酒技术标准;中国白酒技术专家团队最多的省份;打造低度浓香产区;开创中国白酒营销的里程碑。此外,鲁酒还诞生了扳倒井、景芝、泰山酒业、花冠、琅琊台、古贝春等优秀的白酒企业。

  此次联盟,将山东15家优秀白酒企业聚合到一起,发力高端鲁酒,是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行业大环境的变革、消费的升级、山东酒业市场整体格局,催生了联盟的最终成立,也必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解密鲁酒发展现状

  会上,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郭友武发布的《2017年山东省白酒发展状况白皮书》,以翔实的调查带来了鲁酒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为联盟成立后壮大鲁酒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据了解,2017年山东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51家,完成白酒产量106.27万千升,同比增长2.48%,结束了2014年以来产量下滑的局面,呈现恢复性增长,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税56.8亿元,同比增长3.5%。主营收入、利税增幅均高于上年。2017年,全省白酒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8.4%。

  2017年,山东省白酒行业发展出现了很多亮点和特点。

  示范带动能力增强,全省白酒主营业务收入前十五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全省的34%;“鲁酒”品牌影响力提升,多家骨干企业进入白酒行业第二梯队;通过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全省质量品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低度浓香白酒在品质和产能上具有全国优势,高端芝麻香白酒已成为山东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营销模式不断创新,景芝积极推进“五十百”经销商工程和电商平台建设,国井在品牌宣传推广方面不断创新,在做深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互联网+”及自媒体等新业态,通过微博、微信营销,实现了与消费者实时互动,形成了“大”商+“微”商+互联网营销的模式;依托鲁酒文化历史的悠久深厚,酒旅融合发展不断进步。

  在此基础上,《2017年山东省白酒发展状况白皮书》指出了鲁酒更为明晰的发展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支持骨干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壮大企业综合实力。

  抱团发展成行业共识

  不止于鲁酒,区域间抱团发展早已如火如荼。前有川黔白酒频繁互访,后有“茅五泸郎”联手“情系东北”。这一系列动作似乎在告诉我们:固守内耗终将止步不前,共生共享才能发展。

  区域间抱团的同时,同类品牌的抱团发展,更加展示了行业的包容度。但是,在企业间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抱团发展落地难被摆到了桌面上。如何在竞品相互侵占市场的大环境下展开共赢合作,是酒企抱团后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需要企业有大的胸襟和行业忠诚度。

  业内人士认为,“抱团”,并不是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的方法论,而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就是说,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一价值观在减少内耗、鼓励对外发展、推动企业进步的正向取向。这不仅意味着更优化的竞争生态,同时对社会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从更大的层面讲,抱团出海是更长远的打算。区域酒企抱团出省,进军全国市场,这是点,而接下来全国酒企抱团发展出海,抢占国际市场,则是面。点面齐头并进,着眼于国际市场。在国内白酒形势一片向好的情况下,白酒企业有精力、更有信心布局国际市场,这对于中国酒业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