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汉源共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018年3月17日,汉源)

  清溪幽美胜仙境,此地耕耘宜深精。舞墨挥毫抒壮志,汉源花开乡村兴。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相聚汉源,参加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智库主办,由中共汉源县委、汉源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山区县乡村振兴学术峰会”,大家交流经验增见识、释惑答疑谋新篇,深入探讨山区县乡村振兴方略,达成以下共识: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旗帜,山区县的乡村振兴任务维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山区县地理条件特殊,土壤气候、产业发展、道路水利基础等,都决定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要专门研究、精准施策。

  二、正视发展困境、明确重点并找准突破口,是山区县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山区县资源丰富但开发和利用率低;交通不便,要素市场不配套;产业形态单一,增值能力不足;公共服务短缺,青壮年优质劳动力流失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山区县的发展。山区县要根据资源禀赋走小群体适度规模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激活农村内部活力,整合资源、创新政策、融合发展,推动山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三、乡村振兴重在大胆创新,要积极推进形成各具特色的探索实践和合作共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根据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特色等,形成不同发展模式,以避免同质化竞争。汉源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用好了奇点、边点、节点的区位优势,发挥了汉文化发祥地、多元文化交汇、红色文化富集的文化优势,展示了鲜花、碧水、阳光的绿色优势,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活化石、试验场和示范地。汉源的乡村振兴实践,既有历史基础又有现实成效,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山区县要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加强交流合作,探索共性问题的破解路径,争取山区乡村振兴共同需要的特殊政策支持。

  四、乡村振兴内涵丰富,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要在众多棋子中找准棋眼,彰显纲举目张之效。乡村振兴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盼中,籍由各位专家学者的谋划指导,山区县一定能够用好自身特色资源,积聚发展后劲,在乡村振兴中奋起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