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社科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讯 (记者 喻永国 文/图) 3月9日上午,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社科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以及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

2.jpg

●座谈会现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在讲话中说,马克思、恩格斯于170年前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转折点。《宣言》虽短,却通篇充盈着一股浩然之气,千秋凛然,磅礴无匹,令无数共产党人竞折腰。

  《宣言》的发表是一声春雷,令世界惊醒;《宣言》的原理是一轮太阳,照亮了全人类;《宣言》的词句是一把利刀,让敌人闻风丧胆;《宣言》的风格是一个榜样,值得永远学习。

  人无“气”则馁,党无“气”则衰。政党是由党员组成的,一个政党是否有生气,主要取决于其党员是否有生气。《宣言》就是共产党人的“养气”宝典,是激励他们不断砥砺前行、能扫除一切阴霾的“正气歌”。《宣言》的正气,来自真理的力量、来自彻底的无私、来自为大多数人谋幸福。这就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差异。《宣言》公开宣称,共产党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中国共产党党章》要求,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党章》誓词要求,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党的十九大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就是“正气”!这就是初心!

  他认为,坚定信仰,贵在“养气”。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信仰,他就可以经受住任何考验。共产党人之所以被称为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也主要是由于他们有坚定的信仰。共产党人眼中的“义”和“道”,其涵义与历史上的各种观点有着根本的区别。习近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在他看来,《宣言》“正气”,浩然无匹。《宣言》之所以石破天惊、光照千秋,主要是由于其中蕴含的“义”和“道”的与众不同。历史上的各种“义”都有着阶级的局限性,而《宣言》反映了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它所主张的“义”就是超越了阶级局限性的“大义”。

  他还说,勤读《宣言》,永葆“正气”。他认为,既然“正气”是靠后天的培养而成,那么它就有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以及由盛到衰的过程。要永葆“正气”,就必须把“养气”作为一种终身修炼活动。因此,对共产党人来说,必须把《宣言》作为“养气”宝典,经常阅读、认真领会,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不少领导人都是把《宣言》作为培育“正气”、提高党性的首要读物。

  《宣言》发表170年来,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影响巨大而深远。专家们围绕《宣言》的时代意蕴、赋予党员的使命与义务、对重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问题特别是对经济危机的论断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宣言》揭示的基本原理依然没有过时,它将永远闪耀真理的光芒并继续指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大胆实践。专家们强调,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书写新时代的“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