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9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孝老爱亲 乐观生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记荣登“巴彦淖尔百名好人榜”王兰

2.jpg

  近期,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2017巴彦淖尔百名好人榜发布仪式在巴彦淖尔广播电台演播大厅举行。会上,表彰了“敬业奉献榜”、“孝老爱亲榜”、“助人为乐榜"、“诚实守信榜”、“见义勇为榜”共五项美德人物榜。众多道德楷模,为社会传递了满满正能量。其中,河套酒业包装三车间员工王兰作为荣获“孝老爱亲榜"的获奖嘉宾参加此次颁奖盛典。

  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河套酒业包装三车间王兰就有这样一位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母亲,完美诠释了中华美德——孝道。

  26年如一日照顾瘫痪母亲

  王兰今年48岁,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90年,23岁的王兰结婚了,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王兰结婚的第二年,49岁的母亲总感觉手抖、行动有点不方便,经诊断患了帕金森综合症,从此,王兰就担负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

  “当时单位比较忙,儿子也刚出生,除了工作,我要照顾儿子,还要伺候母亲,一天下来感觉很累。”说起刚开始伺候母亲的感受,王兰记忆犹新。

  王兰伺候母亲虽然很尽心,单由于病情恶化,导致股骨头坏死,母亲最后完全瘫痪在床。母亲病情加重后,王兰跑得更勤了,以前一天去一趟,后来一天去两趟,给母亲喂饭、擦身、洗衣服……母亲的吃喝拉撒她几乎全包了。王兰对母亲的这份孝心感动了丈夫,丈夫心疼妻子,不想让王兰跑得太辛苦,索性把岳母接到自己家伺候,王兰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护母亲。

  把母亲接到自己家后,王兰每天早早起来做好早餐,把母亲安顿好后再去上班。中午一下班,先伺候母亲大小便,再赶紧做饭,饭熟了先给母亲喂饭,下午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擦身,按摩身体,陪母亲聊天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母亲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26年来王兰天天如此。“兰兰真是辛苦,每顿饭总是先给她母亲喂了自己再吃,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这么多年自己几乎没吃过几口热乎饭。”王兰的婆婆心疼地说道。

  生病的老人就怕儿女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这会让老人很不安。尽管有时候王兰也会遇到烦心事,但她从不再母亲面前表现出来。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王兰发脾气,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哄开心了。“妈妈一天呆在家里出不去,她比谁都心烦,我理解她为什么发脾气,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为儿女们做榜样。”王兰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她朴实的话语中却蕴含着大道理。

  担起家庭重担 乐观生活

  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然而命运似乎有意要考验王兰。2011年,王兰的丈夫感到腹部不适,去检查后,被确诊为肝腹水肝硬化,从此不能干重活儿,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王兰的肩膀上。那时生活真的很困难,儿子还在上大学,怎么办?王兰一时束手无策,感觉天都要塌了。可看着卧病在床的母亲,王兰给自己鼓劲:“我不能有事,为了母亲,我也得照顾好自己,只有我健健康康,才能伺候好母亲,照顾家庭。而且,我也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母亲,除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我想赋予他们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且,在最困难的几年里,公司给过我很多帮助,工会和车间每年到家里帮扶慰问,感觉非常温暖。”

  虽然生活艰辛,但王兰还保持着善良、乐观、自强的性格,积极工作和生活,在河套酒业工作的16年里,她一直从事包装一线的工作,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曾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31组班组长王旭说起王兰频频点头:“王兰不善言谈,但是工作特别踏实,很有责任心,无论把她安排到那个工序,我都很放心。由于王兰家里情况特殊,车间对她的上下班时间要求不是很严格,尽可能的让她兼顾家里。”

  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兰的孝老爱亲感人事迹为社会传播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树立了榜样,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河套酒业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