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周家琴
2016年初夏,我继续走在藏区寻访中国最美古老村落的路上,这一站,我足下到达的地方是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州马尔康的一个神秘村落——丛恩村。这里有生长在高山之巅的茶堡克萨民居,它神秘的辉光重重地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愿藏区的这些古村落永存山间。
——题记
“琼茹”,丛恩村里遗落的花
对一些乡村的惦念,一直未断过。这样,我就永远走在乡村的路上。
茶堡河细细的从大藏山里哗哗流过来,流入丛恩村的时候,河流沿岸田野里青稞苗和玉米苗正葱茏成一片片殷绿,这是川西北高原上阿坝州的马尔康沙尔宗乡。人们习惯叫“沙尔”的小地方。
我们起得很早,山里的阳光早早就冒出来了,走过小桥,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克萨”民居就在这里。茶堡河滋养的茶堡“克萨”民居其实是一座孤独的石雕房,因为它的楼层比普通石雕房高几层,所以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这座细瘦高挑的石雕房呈方柱形,形只影单的站立在翠绿的田野里,四周除了几座宽矮的普通藏式石雕房,全是山林和青稞玉米地。“克萨”民居独特的建筑特点使得这座民居声明远扬。
这种被称为“邛笼”的民居建筑与藏区其它建筑风格略有不同,在西藏地区也称作“琼茹”。马尔康茶堡河流域的沟谷地带,保留着上百座这种邛笼石雕房。
我们要去寻访的是位于山巅的茶堡“克萨”民居。大伙从“克萨”民居的身旁沿“之”字形山路往山颠的村子前进,站在山脚下仰望高山之巅,除了望得见头上的蓝天,还望得见蓝天上的白云,老寨藏得很高很深,要目睹它的真容还真是一件不易的事。
我们攀爬了近三个小时的山路,腿脚疲软得有点不听使唤了,终于几座苍老的石头雕房耸立在蓝天之下,别具特色的茶堡“克萨”民居真容在我眼前暴露无遗。我坐在小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静默看着山巅坡地上遍布盛开的的野花,一面山坡上开满雪白的小花,另一面山坡上开满黄色的花朵。
快到寨子门口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小道山坡上一大片浓密的黄色野花和几位耄耋之年的阿奶,阿奶们坐在门口的柴垛边晒太阳,手拿佛珠露出慈祥的笑容。老村长动作娴熟的打开木栅栏,几头藏香猪摇头晃脑的模样很可爱,遍地浓郁的猪粪味儿告诉我这里是真正的藏区农家。茶堡克萨民居仍是石头砌成的雕楼,容颜古旧,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石雕房子。这些站立在山上的邛笼石雕房五六层的结构,高达十余丈。屋顶两层的阳台四围都有小木棍编织的粮夹,形成了独特的一道景观。
尽管这些茶堡民居已经很古老了,但是它们头顶蓝天,脚踏山巅,虎虎生风地站立在高山上。
零距离接触,倾听一种真实的声音
生活在丛恩山上的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山上。他们把家安在山上,故乡就站在山上了。
我们走进了让波老人的“邛笼”石雕房,感受老寨里别样的生活气息。
我问让波老人自己居住的寨楼有多少年了?老人摇头说不知道。村长说他们家都住了四代人了。粗略一算也有两百多年,这些百年老屋已显出沧桑的容颜,屋子的底楼因为是猪牛羊的圈舍,饲料粪便成片成堆,几只藏香猪不停地拱着猪粪,一只藏香猪把一半的身子陷在猪粪里玩儿,一股浓郁的农家肥味道扑鼻而来,感觉这才是地道的农村味道。
让波家的木楼梯光滑黝黑,有些陡,刚好容得下一个人攀爬,我抓着楼梯扶手爬到二楼,二楼有一个露天大阳台,二楼门口门楣右边挂有一个马头骨饰,马头骨上刻有几行密密麻麻的经文,染成了墨蓝色。我一口气爬上了四楼顶楼上,这里是让波家的经堂,在经堂门口看见了最古老的转经筒。在藏区,藏民家家都设有经堂,女性不能随便出入,所以我只是隔着三二米朝里面望了望。
经堂外面是个不到十平方米的屋顶晒坝,屋角处挂有一排连枷等农具。站在让波家的屋顶及目四望,除了苍翠的群山就是蓝墨水一样的天空,和天空中飘浮不定的云朵。突然,在西北方向的群山之颠,我隐隐约约看见了闪闪发光的佛塔,村长说那里就是大藏寺。从让波老人家里出来,与他家紧紧相临的一座茶堡民居屋子里似乎特点安静,没有人烟的样子。村长说那是藏族歌手南卡的家,南卡现在是名人了,估计难得回来了。我一听,原来位于高山之颠的茶堡寨子里,也是出人才的地方呀!
恰遇丛恩村三组一位87岁老人去逝了,我们走到村子里的时候老人已经火化,村子里的村民做好上千个察查寄放在一颗松树下,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为过世老人祈福。我们去到三郎严木初家时,几位上了岁数的老人正在为逝者念经祈福。低沉肃穆的诵经声传入耳鼓,我们双手合十默默祈福。
由于地处高山之颠,交通不便。在丛恩村,村民过着最低的基本消费生活,很多老人没有走出过大山,但是从他们脸上看不出对生活的失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转动长年的祈愿,他们脸上永远露出的是淡定的表情。
故乡还在山上
如今,丛恩村的村民百分之九十都搬迁到山下的河谷地带安居了,可是他们的土地还在山上,他们的牛羊还在山上,他们的老房子“邛笼”也永远站立在山上,他们的心还留在山上。
虽然,象雄民族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是古老神秘的象雄文化却深深地渗透在今天的藏族文化之中。今天我们在丛恩村看到的“邛笼”,这里的茶堡克萨民居建筑也真真体现了象雄文化里建筑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