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甘露:鹏程万里,任重道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战略展望

  ■ 本报记者 李丙驹

1.jpg

●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达娃次仁

  未来,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字眼。谈到未来,公司相关领导向记者介绍了甘露藏药的未来发展战略。记者从这位领导的介绍中,得知一份拟于2014年8月的甘露“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由衷佩服志存高远的甘露人的战略眼光,对其中的几大亮点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瞻远瞩的指导思想,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

  “深化改革”是甘露藏药“十三五”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关键词。发展目标与时俱进、志存高远,给人们描绘了一幅甘露藏药的辉煌前景,其“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充满了鲜明的“政治”色彩。甘露的未来,卓尔不凡。

  在几年的交往之中,许多甘露人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习惯令记者非常欣赏。听他们谈话,不管是政治或者经济,都充满了“两个主义”的韵味。

  谈甘露藏药的“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之前,相关领导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极不平凡的五年间,我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较快平稳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里程碑式的成绩,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追求公平正义的士气。以上种种可以说为“十三五”的开局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的改革创新、不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领导告诉记者,企业内部发展环境也令人欣喜。甘露公司自2012年底由事业单位向现代化股份公司改制后,按照《改制方案》要求,经历了三年过渡期。在此过渡期中,公司不仅完成了资产权属的过渡,更重要的是完成了管理体制的过渡、人员思想的过渡和市场化经营方式的过渡。可以说,经过种种努力,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公司已经基本甩掉了历史包袱,迎来了大发展的最佳机遇。为此,制定了如下指导思想——

  公司“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将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有锐意创新、不破不立的决心。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加强学习与培训,深入掌握国家的发展方针与路径,将其融会贯通到企业自身发展策略上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吸收外部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做到“引进来、走出去”,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公司未来发展增加活力。

  在指导思想统领下的发展目标为:到“十三五”末,全面完成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完成市场多层次销售渠道的建设,实现销售年收入3.5亿元以上,年净利润达3500万元以上;加强研发力度.提升制剂工艺水平,力争取得两到三个新国药准字号;积极开展对外战略合作,努力成为我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典范,提升公司在全国的影响力,成为国内领先的藏药生产企业;积极进军资本市场,实现公司发行上市的宏伟愿景。

  作为一家“讲政治”的企业,甘露藏药首先十分重视党组织的作用。在“十三五”规划中,他们把确立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相关领导说,这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客观需求。为此,“十三五”时期,公司将把党建工作列为公司的核心任务之一,主要的工作包括:完善党组织关系,强化党群办的工作职能;强化党组织功能,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扩大党组织队伍,将优秀的企业人才吸引进党的队伍里来;丰富党组织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来提高党员党性,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

  从充满鲜明政治色彩的甘露藏药“十三五”规划中,记者又一次领略了甘露藏药“讲政治”的风采。

  变人才的“天然劣势”为“天然优势”

  西藏地处祖国边疆,又是高原地区,在引进人才方面具有“天然劣势”。然而,由于未来企业的竞争中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比拼,这就要求必须把“劣势”变为“优势”。不过,就西藏独特而神圣的特点而言,“优”与“劣”的转化较其他地区有更大的余地。

  关于人才的“劣势”与“优势”,甘露藏药相关领导是这样认识的。“优”与“劣”只是相对而言,转化的因素当然有“圣地”的闻名遐迩,但关键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多年来,甘露藏药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下了大力气,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研发,努力提升藏药研究理论水平及理论转化应用成果,是甘露藏药在未来战略的重头戏。在这方面,他们一是积极与外部研究机构合作,加强新品种开发力度。目前,公司虽然拥有55个国药准字品种、2个国家专利,其中1个国家秘密技术产品,可是没有国家基药目录品种(民族药全部从09目录中剔除),国家医保品种也只有7个,同时在区内公司拥有独家生产权的4个品种也都不同程度上被没有生产准字号的同行仿制生产,使得公司在产品方面的优势体现得不够明显,市场优势受到挑战。为此,公司未雨绸缪,加大对研发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将公司已开发出的三个新品种推向市场,尽快解决公司新老品种青黄不接的现象,并陆续研制和推出后继品种。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公司现有的研发队伍和硬件设施无法承担研发工作重任,因此必须探索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研发计划,逐年增加研发投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整合优势资源,与有研发能力的机构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相关领导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公司将采取下述合作研发思路:

  与自治区藏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藏医院在技术、人才、临床资源上的优势,结合公司的需求,一方面将现已开发成功的藏医药研究院的新产品尽快上线,推向市场;另一方面组织专家筛选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经典药方和各名老专家手上持有的祖方、经验方,委托研究院进行开发,充分利用医院GCP基地,实施公司主推品种的临床研究,整理完善的临床研究资料,为市场品种提供技术支撑,走“医药并举”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公司主营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深与藏医学院的合作关系,全面推动产、学、研各方面的发展,依托藏医学院的学术平台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公司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和后继人才的针对性培养;

  加大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结合自身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规划,走出区内,依托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采取委托或项目合作的模式,研制开发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金量较高的后继品种,从而把握市场的主控权。目前已有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天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校与公司有长期的合作意向,“十三五”期间公司将继续与现有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入合作,并同时继续开拓思路,物色更多的优质合作伙伴或合作项目;

  此外,目前公司研发部门经长期收集、整理、论证,已经储备了14个产品开发项目,有新品种开发和对市场前景较好的老产品的二次开发,“十三五”期间将着力对储备项目进行论证,筛选2—3个产品立项开展研究开发工作,并积极争取获得国家或自治区的研究扶持资金。

  相关领导表示,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建立市场化、科学化的人才吸引机制。西藏地处祖国边疆,又是高原地区,在引进人才方面具有“天然劣势”。但是,未来企业的竞争中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比拼,公司必须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下大力气,化“劣势”为“优势”,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固若金汤的基础。具体说来,在“十三五”期间,公司将逐步完善建立一套市场化、科学化的人才吸引机制,以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大力引入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为公司效力。同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奖能惩”,营造出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氛围,使人人都能尽其能、愿尽其能,最终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忠于企业、热爱事业的人才队伍。

  记者得知,正是这种“优劣观”,使甘露藏药的人才格局渐入佳境。

  做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成功典范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方针,以及西藏自治区国资委提出的解放思想、对外合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甘露藏药自2013年起就开始探寻通过与区外医药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以促进公司更快速发展的道路。结果意料之中,成绩有目共睹。

  记者获悉,经过大量的调研及论证工作,甘露公司认为在众多潜在合作对象中,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在国内药品销售市场具有较好的渠道资源,在新药研发方面长期名列国内行业龙头,并在国际市场与行业口碑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是公司最为理想的候选合作伙伴之一。“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充分利用复星医药作为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渠道资源、研发资源,借它山之石将公司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尤其是借助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OTC渠道资源,快马加鞭将公司产品推广出去。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甘露公司还将广开思路,在国资委的指导及股东的参与下,继续枳极与内地具有先进经验的企业开展合作,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股权合作、销售渠道合作、研发项目合作、原材料项目合作等等,真正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促进公司发展再上一层楼。

  相关领导信心百倍地对记者表示,甘露藏药“十三五”期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筹备上市,借资本市场焕发藏药产业活力。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公司已经从一个医院附属的小厂演变成为了一家具有较大规模、具有较高声望的现代化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公司也深切地认识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力资源的缺乏、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等,是公司面临发展的几道坎,这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面对这样的局面,公司不能墨守成规、闭门造车,而应该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公司乃至于藏药产业的二次腾飞。

  记者还了解到,公司将在“十三五”期间做好各项上市筹备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各专业机构的帮助下,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来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争取在2017年—2018年实现发行上市。公司将用上市募集的资金进行行业整合,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梳理,并购一部分具有一定资源但规模较小的藏药生产企业,使藏药产业真正走上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公司还要加强传统药品的制剂工艺升级及药效临床再评价,让内地消费者也能熟悉藏药、信赖藏药,让藏药产业真正能走出西藏、走向全国。

  筹备建设全国首家“现代化藏医药产业园”,是甘露藏药“十三五”规划中的又一战略举措。相关领导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支持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实施发展藏医药九项重点任务,其中明确强调了开展藏药资源保护利用和藏医药知识产权研究、加强藏医药标准化建设。

  为承担历史重任,弘扬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公司准备在“十三五”时期筹建全国首家“现代化藏医药产业园”。据悉,该产业园将以公司现有GMP标准藏成药生产基地为基础进行扩建,计划涵盖八个科技型实业板块,包括:三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GMP生产基地、GAP种养殖基地、藏医药博物馆、藏药物流中心、藏医药养生馆、投融资平台、藏式观光休闲度假村等,以此形成以藏药材种植为源头,集科研、生产、营销、品牌文化传播、藏医药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中国藏医药全产业链集群。

  综上所述,甘露藏药为企业的未来规划了一幅辉煌的蓝图,记者用八个字予以概括:鹏程万里,任重道远!

  最后,相关领导深沉而激昂地表示,甘露藏药的“任重道远”,不仅仅是做大做强一家企业,一个品牌,而是要把甘露做成藏药的龙头,做成传播藏医药文化的旗帜。尽管现在藏药有些乱象,但我们有中央和自治区的坚强领导,有全体甘露人的艰苦奋斗,有广大消费者的厚爱,甘露藏药一定能够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不辜负时代的重托!

  在记者看来,当“企业”做成“事业”之后,这样的“企业”就会长盛不衰、天下无敌!正因此,甘露藏药值得期待、值得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