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甘露:用责任与担当践行使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打造藏药产业与文化的“甘露风范”

  编者按

  任何事物,独特不易,神奇更难,二者兼具,难上加难。为此,人们把二者兼具的事物称之为“凤毛麟角”,因为稀有,便成为“瑰宝”、甚至“国宝”了。毋庸讳言,“甘露”就是这种堪称“瑰宝”、甚至“国宝”的“凤毛麟角”。

  “甘露”之所以称之为“凤毛麟角”,自有其名副其实的形象和气质。本报从今天开始,分别从文化、品牌、市场、未来四个方面,择其精要描述了“甘露”的“中华瑰宝、世界璀璨”的属性,让人们的身心沐浴着“甘露”的魅力,绽放出一种民族的浩荡情怀……

  正如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领导说得好,“甘露”是藏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她古老而又神秘,微妙而又深邃,其厚重沉雄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身为炎黄子孙,为能成为这样的国宝继承者而自豪。

  “源古承新,传承文明,关爱生命,呵护健康”,是甘露人永恒的追求。历史的责任,时代的担当,强烈的忧患意识,深邃的理念之光,犹如一轮璀璨的朝阳,照亮了“甘露”从雪域高原走向神州大地、走向大千世界的进步之道。绚丽的辉煌之中,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冲决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值此在举国上下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喜日子里,对跻身欢庆的“甘露”而言,《直挂云帆济沧海》系列报道也“应运而生”。

  ■ 本报记者 李丙驹

1.jpg

●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达瓦次仁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滔滔不息的拉萨河,在雪域高原冬日的阳光照耀下有了新的诗意,记者又一次来到甘露藏药公司。重返老朋友的企业,亲切之中又升起一种新鲜的感觉。在记者将《中国企业家日报社中国企业家理事会副秘书长单位》的匾牌授予公司领导时,“历史责任”、“时代担当”等词汇争奔而来,让记者进一步领略了这家藏族企业卓尔不凡的风采。

  做藏药产业,归根到底是做藏药文化事业

  走进甘露藏药公司,最鲜明的感觉是企业上上下下都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氛围。用公司干部员工的话说,做藏药产业,归根到底是做藏药文化事业。他们对藏药、对藏文化有种深深的使命感,觉得这和单纯搞企业、卖产品完全不一样。

  话题从藏医药的文化内涵开始切入,记者请接受采访的甘露藏药公司相关领导谈谈藏医药文化与藏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关领导介绍说,藏文化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藏医药文化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登顶世界生命医学的伟大实践,是人类探索生命极限的医学典范。发展藏医药不仅仅是为了健康,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数千年的藏文化。对此,我们有过缜密的思考:藏药的奥妙,主要是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记者得知,医学界有一个说法,一个具有独立个性、有民族特色、完整的医学体系的产生,至少需要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收集整理传统的民间医疗方法,挖掘本民族蕴藏的医学财富;二是研究总结历代大师传统医学经验,将零散的感性的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三是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医药研究成果,以发展本民族的医学,适应时代的需要。

  事实上,藏医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出色地完成了“三大任务”,留下了久经历史检验的经典文献作证。从公元7世纪的《医药大全》到公元8世纪的《月王药诊》,许多优秀的藏医药学家,为推动藏医药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到公元8世纪末,宇妥·云丹贡布《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简称《四部医典》)的著作问世,才标志着藏医药体系的基本确立。这一藏医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使藏医药锁定了世界四大医药瑰宝的一个席位。

  听了相关领导的介绍,记者表示,对于医药方面的典籍,听起来、读起来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因为文字艰深、过分“专业”而显得枯燥晦涩。不过,经业内专业人士深入浅出的讲述,枯燥晦涩变得精彩动人了。可以想象,对甘露人而言,如果没有对甘露藏药刻骨铭心的热爱,即使巧舌如簧,也不可能将自己的企业、产品、事业描述得如此令人心领神会。

  令记者感动的是,多年与甘露藏药相濡以沫的经历,使甘露人对藏药的钻研到了殚精竭虑的地步。从理念到实践,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矢志不渝的激情。他们习惯了用真诚、坦荡、谦恭的性格特点和思维元素,去对待、解决人生和事业上的各种难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和实践行动,一层一层地揭开甘露藏药神秘的面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甘露藏药的历史深处和现代领域。

  在记者看来,藏医药虽然属于医学体系,但是从它的发展过程中,从它的文化内涵来说,它纯粹是藏族人民文化的结晶。它里面有佛教的底蕴,尤其是在它的医德里面,纯粹是佛教的思想贯穿在医学里面。藏医学的很多东西跟藏族的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把藏药产业办好了,把藏医发展了,也反映了藏族文化在向前推进。

  许多接受记者采访的甘露干部员工表示,做藏药产业,归根到底是做藏药文化事业。从“产业”到“事业”,这是甘露藏药灵魂深处最核心的正能量。

  伟大的“母亲”,使“甘露”青出于蓝胜于蓝

2.jpg

  藏药是甘露的“母亲”。在“母亲”的怀抱里,甘露几乎吸取了藏药的所有优点,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藏药明珠。“四大支柱”、“三大任务”,铸就了“甘露”的生命灵魂。

  把藏药比喻为甘露的“母亲”,记者觉得这个“母亲”的比喻既贴切又生动,一下子就将甘露和藏药的关系“和盘托出”。

  在记者看来,甘露藏药,当然首先要认识了解她伟大的“母亲”——藏医药。作为世界医药圣殿四大“擎天玉柱”之一,藏医药走过了一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路。与其它医药宝典一样,藏医药也出色地完成了“收集传统良方、聆听师尊教诲、勤学先进经验”三大任务。如果说藏医药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的话,那甘露公司的品牌“甘露藏药”就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藏医药明珠。

  甘露公司生产的甘露藏药,含咀英华,详瑞珍奇,以“敬爱苍生、传承文化、广结善缘、服务大众”的境界和胸怀,以独一无二的精典品质,在藏医药界赢得“药在西藏”,“药在甘露”,“第一品牌”的美誉。甘露藏药,堪称国之瑰宝、药之瑰宝。

  上述美誉名至实归。甘露藏药代表着藏医药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传统医学的精华,其完整的医药学理论体系,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高原特产藏药材,神奇的药物疗效,是藏医药和甘露藏药的魅力所在,是绽放在世界屋脊上一朵圣洁的雪莲,也是高原民族发展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

  甘露藏药有几个独具一格的特点:一是青藏高原拥有不可比拟的天然药材库,令药物的药力更充沛;二是融汇了各兄弟民族的医药学精髓形成独特的医药学体系,在药物的配伍方面辨证使用,使药物更高效、更安全;三是藏区外的患者很少服用,几乎没有耐药性,效果更加显著;四是用佛教中的慈悲为怀作为制药理念,在甘露法会“坐台”炼丹,药品制成后,还要按藏传佛教仪规,全体药师诵经七天,以精诚所至祝愿药物效果灵验。这就是“欧曲坐珠钦莫”炼制秘法,其“巧夺天工,化凡为奇”的传统工艺简直是天下一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母亲”的《四部医典》。根据史书记载,藏医药学对人体解剖知识的认识,比西医还要早八百多年,更在达尔文之前,就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多年来,历代藏医学家都把它作为学医的依据和行为的指南,作为藏医必修的经典。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四部医典》的影响经久不衰,各家的注释版本不下百余种。其中公元17世纪第司·桑杰嘉措所著的《甘露精要八支秘决续》注释本《蓝琉璃》便是一个突出的例证。第司·桑杰嘉措在这部著作中为《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作了1,200多条十分详尽的注释。这些医家的注释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藏医药的内容,也使《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更加丰富全面。

  可以这样说,与古印度医药学、古阿拉伯医药学、中国中医药学并列为世界四大民族医药学的藏医药在其发展进程中,撑起了人们健康的脊梁。这当中,甘露藏药的贡献功不可没。作为藏医药的载体和精髓的继承者,甘露藏药从藏区第一所医疗教学机构开始,就注定了她必须苦心砺志,必须以责无旁贷的精神自觉肩负使命,高举藏医药文化的大旗,让藏医药的阳光普照天下众生。而甘露人的最终目的是使所有饱受疾病痛苦的患者早日脱离苦海,恢复健康。正是这种理念与实践,使甘露藏药从起源至今,荟萃了最优秀的藏医药大师,有传统的法会,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专利藏药技工技术,以独一无二的精典品质,在藏医药界赢得了“瑰宝”、“明珠”的美誉。

  把企业做成事业,需要的是责任与担当

  仅有自豪感是不够的,更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事实上,要使一个人、一家企业显示其本质,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只有这样,甘露才能做大做强,藏医药才能从雪域高原走向神州大地,走向大千世界……

  多年来,全体甘露人自觉打造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藏药走向中国和世界有了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为了做大做强甘露、让藏药走向中国和世界,他们把这作为一件美好的事业。

  爱因斯坦说,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认真地研究藏医药及其文化之后,记者有一种来自灵魂撞击的由衷感叹:这就是为中华民族有这样博大精深的藏医药及其文化而激动;“甘露藏药”有这么靓的形象,这么高的“颜值”,作为炎黄子孙能不因有这样的国宝而自豪么!

  然而,令记者同样由衷感叹的是,清醒的甘露人意识到,必须正视西藏藏药产业发展喜忧参半的现状: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二次开发研究能力差,制药工艺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以至于产品缺乏科技含量、缺乏藏医药文化内涵,多数企业没有自主开发藏药新药的能力,没有真正构建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壁垒,产品结构单一、雷同,形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态势。正因为如此,他们树立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所以,仅有自豪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近年来,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人,甘露人不遗余力推广藏药,传播藏药文化,使甘露藏药渐渐被人们所熟知,走出了神秘的雪域高原。而他们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是,让藏药及其文化走出雪域高原,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藏医药不仅仅是为了健康,更重要的传承和弘扬数千年的藏文化。

  记者听到发自甘露人内心深处的最强音:弘扬藏文化,决不仅仅是企业策略问题,而是事业层面上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从政治上讲,忠于党就是忠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自己从事的事业不断做大做强。从经济上讲,做大做强藏医药,弘扬藏文化,归根结底是为西藏各族人民脱贫致富。

  当然,推广藏医药,传播藏文化,需要很多有文化的人才。为了鼓励和表彰这方面的人才,日前,公司给西藏藏医学院继续教育部4名通背《四部医典》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并拟在西藏藏医学院建立奖学基金,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用行动表达对传承藏医药文化的学子们的赞赏。

  一位外国作家说过,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目前的甘露藏药,可说是“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到中流击水,不怕浪遏飞舟,这就是甘露人的责任与担当。对贵为中华瑰宝、世界璀璨的甘露藏药,甘露人的态度是:只能以前所未有的睿智雄心和精诚劳作投入到甘露藏药的伟大事业之中,这样才不会辱没甘露藏药的英名与圣洁。

  藏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一大瑰宝,其深沉博大的底蕴彰显出凝重悠远的历史质量,并由此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藏医药及其文化,磅礴如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在人们心中奔腾,想一想都令人激情难抑:38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流淌的尽是神山圣湖的精华,绽放的都是雪域高原的神奇,藏医药博采天地之长,汇集大师先贤千古绝唱,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赋予了藏医药无限的文化内涵,世界四大医学瑰宝的魅力,激励着一切有识之士投身其间,使他们用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精神与劳作去开拓、进取这个神圣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