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习酒故事”有奖征文二等奖  我的“习酒情缘”(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河南 郝成林

2.jpg

  引子:割舍不断的情缘

  在我不大的客厅里,悬挂着朋友送的一幅书法作品——“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字画下面是一个精致的小酒柜,里面摆放的大都是“习酒”,那浓郁的酒香使我的房间表现出一种独有的温暖、安详与芬芳……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或许是个所谓的文字工作者,我一不小心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酒中君子”。三十多年的酒龄,我喝过不少好酒,但,我最喜欢喝的还是习酒。这么多年来,我就像一个用情专一的男人,产生了浓浓的“习酒情结”。习酒仿佛是我一见钟情的女子,一次倾心的相遇,就注定了今世的情缘难断。习酒的魅力犹如一个神秘的精灵,令我如此迷恋和神往,真是“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多年来,我着迷于习酒,钟情于习酒。在我眼里,习酒象征着一种品位,一种文化。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刻在我心中的烙印。

  多年来,每年春节,我不会忘记的一件事情就是:带一瓶习酒回家过年。

  在我心里,习酒酒香浸透的其实是一种亲情:外公年事已高。必须给他敬一杯习酒,这样有益健康,活血益寿;父亲常年种地打粮,格外辛苦。必须敬他一杯习酒,告诉他,“劳累了一辈子,也该多喝杯好酒,泡壶好茶”;母亲最辛劳,每天洗衣做饭,一年到头没有歇息一下。必须敬她一杯习酒,以温暖她那苍凉的心田,感谢她每天忙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就这样,习酒在我们一家人心里都安了家。

  当然,我不是品酒专家,也不是白酒经销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习酒爱好者,一个希望与更多人分享感受的人。于是,便有了以下这些关于习酒的文字。

  相识篇:美酒背后的故事

  酒,“一滴有灵魂的水”,滋养和激活生命的天使之液。

  粮的精华,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文化的沉淀,这就是白酒。

  说起来,我对白酒真正的认识,还是从闻名天下的“习酒”起始的。

  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我爱习酒,不仅因为她拥有高贵的血统和赤水河畔的神奇传说,也不仅因为她传奇而璀璨的生命历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著名的品牌背后,蕴涵着我生命中一段割舍不去的亲情。

  这段和习酒有缘的亲情,主人公是我外公。

  小时候,我对外公了解并不多。只是常听母亲说:外公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立过二等功,得过军功章。当时,幼小的我对外公的经历似懂非懂。长大成人后,我才对他戎马一生的悲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我的印象里,外公爱喝酒。家人常劝外公:“喝酒对身体有害,少喝点。”他也不争辩,只是笑笑,依旧在吃饭时摸出一瓶简装白酒,默默地品。他酒量不大,但酒瘾却不小,一日三餐,餐餐都要喝上二两。外婆深知他的脾性,做饭时多炒两个下酒菜。外公每天美滋滋地用他的小酒壶盛上一点酒慢慢地品。一会儿的工夫,酒香就飘满整个屋子。

  从此,我记住了外公爱喝的美酒:习水大曲。

  后来,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外公喝酒的档次也逐渐提升了。但我发现,他对习水大曲可谓情有独钟。他每顿饭喝一二两,一小碟水煮花生或腌黄瓜。一边哼着豫剧小曲,一边品着杯里的美酒。这一切让我对“酒香人生”一词的况味有了深刻的理解。

  后来,从外公给我讲的故事中,我才懂得外公为何这样喜欢喝习水大曲。

  原来,上世纪七十年代,习水酒厂生产的习水大曲在全国各地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习水大曲曾作为庆功酒,给浴血战场的将士们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正是这个习水大曲,在长达十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成了无数将士的“壮行酒”和“庆功酒”。

  没想到,一个白酒品牌背后原来还有这样让人热血沸腾的红色故事。从此,我理解了外公为什么如此喜欢习酒了。那里面,寄托着他对自己戎马生涯的怀念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想当年,千军万马畅饮习水大曲,在自卫反击战中上演出一幕幕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是啊,世界上的美酒往往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依旧会散发出醉人的芬芳。而品味习酒仿佛让外公再次回到了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峥嵘岁月。白发婆娑的他在迟暮之年能够畅饮习酒,能够回味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缘分与情谊啊!

  所以,我大学毕业,第一次发工资,特地买了两瓶习酒窖藏回家看望外公。当我把这份礼物放在他手上时,他又惊又喜,接着大声说:“买酒做什么?这么贵。退回去吧。”

  最后,他拗不过我,总算把酒留下来。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酒瓶,仔细地端详,而后细心地打开,深深地、长长地嗅。浓浓的酒香弥漫在他的小屋,久久不能散去。然后,他才细细地品味,仿佛是在品尝千年的美酒,表情神仙般陶醉。

  从那以后,我每次回家,总忘不了给外公买几瓶习酒。后来,母亲告诉我,外公其实根本舍不得自己独自喝。只有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或战友,他才拿出一瓶:“来,习酒,全国名酒,是外孙孝敬我的。尽管喝!”他语气里满是自豪。只有我内心知道,外公与人分享的不仅仅是美酒,还有那种对晚年幸福生活的知足和对金戈铁马生涯的回味!

  是的,真正爱酒的人才会懂酒。亲情好比一瓶美酒,封存的时间越长,则价值就越高,就如外公爱喝习酒一样,一生一世喝不够。

  (作者简介:郝成林,男,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教师,省作协会员,对文学苦旅矢志不渝,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