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旺堆等拉萨市党政代表团成员在京观看了首轮演出
■ 本报记者 李丙驹
●白玛旺堆(左)向剧中医生方丹(右)献哈达
●白玛旺堆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白玛旺堆(右五)在演出前与主创人员合影留念
●白玛旺堆(左二)在演出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由中国评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评剧《藏地彩虹》,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拉萨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学习考察期间,12月6日晚,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白玛旺堆等拉萨市党政代表团在北京市支援合作办主任马新明陪同下,观看了首轮演出。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原创评剧《藏地彩虹》,该剧根据北京榜样——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顾虹医生、北京援藏医疗队以及其他行业援藏干部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1990年至2003年期间,顾虹先后赴日本和美国深造。2004年,她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北京,率专家组15次进藏,为上万名儿童进行了心脏检查与救治,与西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被西藏人民尊称为“活菩萨”。
上世纪50年代,中国评剧院曾创作过一部藏族题材的红色经典剧目《金沙江畔》,展现了军民一家亲的和谐氛围,上演至今经久不衰。此次创排的《藏地彩虹》,是继《金沙江畔》后近一个甲子再次以“汉藏一家亲”为创作视角打造的一部讲述汉藏民族融合的史诗性作品,是评剧艺术与藏族文化的一次深度融合。该剧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结合浪漫主义、魔幻主义等艺术手段,融入了藏族音乐、藏族舞蹈和藏戏等艺术形式。
此次创作,主创先后三次跟随顾虹医生深入藏区实地采风,体验生活,走访了大批医生及各行各业的援藏英雄,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同时虚心学习藏族文化,不断完善剧本和音乐细节。历经三年,终将该剧搬上舞台。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源伟担任导演,汇聚了评剧艺术(白派、新派、李派、魏派、马派、张派)六大流派。主演由白派第四代传人王平担当,梅花奖获得者、李派传人刘慧欣,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弟子、新派传人王丽京等共同出演。
此剧,将“老一辈修公路、新一辈建铁路”的老西藏精神融入其中,剧情跌宕起伏,感动了观众,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白玛旺堆等领导上台献上洁白的哈达,接见了所有演职人员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并说:感谢你们的精心创作、精心编排、精彩演出,该剧充分展现了北京援藏工作者与藏族人民的鱼水情深,谱写了一曲“汉藏一家亲”的和谐诗篇,欢迎你们到拉萨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