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居民供暖:温暖过冬最要紧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吴之如·文并画

1.jpg

  《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国家发改委举行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孟玮表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居民供暖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气则气、宜油则油,“煤改气”到位的要确保供气,“煤改电”“煤改气”没到位的允许使用煤炭取暖,有条件的尽可能做好洁净煤供应工作,“目前不具备条件的要尊重当地群众取暖习惯,以确保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发改委关于“煤改气”没到位的允许使用煤炭取暖,以确保民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的表态,显示了“坚持从实际出发,居民供暖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气则气、宜油则油”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最终战胜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庸俗作风,值得肯定。

  众所周知,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在能源消费上,使用天然气当然比使用煤炭更清洁,有条件使用天然气的,理当推广使用。但是,是否能够严令各地所有的居民和所有的单位冬天取暖都必须使用天然气而禁烧煤炭,却是值得商榷的:这得看当地供气是否充足,管道设施是否完善,以及其他必要条件是否具备。盲目地下达只许烧气不准烧煤的“一刀切”指令,无疑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很可能会让众多群众尤其是许多孩子在冬天里不得不忍受天寒地冻的严酷考验。何况,由于天然气与煤炭价格差别较大,一些落后地区的贫困居民对于冬天烧天然气取暖还会觉得经济能力难以承受。有道是:

  温暖过冬最要紧,烧煤燃气皆可行;百姓冷热多关注,僵化思维宜叫停。

  有些公仆热衷于推行烧天然气而禁烧煤,初衷很好,只是不太顾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也不能排除少数官员过多地考虑个人政绩而忽略群众的困难。“煤改气”,符合环保大潮流,值得努力实现,但总得根据情况逐步实行。许多工作,习惯性地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未免过于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