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10年收藏1.3万件酒瓶 焦作市民 想在家乡建博物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万兴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的刘小继用10年时间收藏了1.3万多件酒器,这些酒器来自世界各地,有的甚至是孤品。别看很多只是一个瓶子,但在刘小继的眼中,却都是艺术品——它们见证了历史发展,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刘小继把家里二楼改造成了150平方米的酒器收藏室,数十个陈列架上,摆满了形色各异的酒瓶,让人叹为观止。

  说起自己的收藏经历,52岁的刘小继感慨万千。早年经商的他,外出应酬难免推杯换盏。“最初接触酒器时,我不懂它的文化价值,只是在喝酒时看到有好看的酒瓶就带回家。”刘小继说。

  2008年,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猴子造型的酒瓶,一下着了迷。从此,除了生意,刘小继就是想着怎么收藏酒瓶,他也开始了解酒器文化。为了收藏酒器,刘小继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哪里有酒器展示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收藏,刘小继还学会了上网与收藏者交流,他珍藏的一套德国火车造型的酒瓶,就是从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上海学生那里淘来的。

  10年的光阴,刘小继收藏了3000个种类的酒器,涉及人物、动物、山水、军事、纪念等十几个专题。其材质有竹、牛角、瓷、陶、玻璃等;装饰工艺有彩绘、镂雕、堆塑等。这些酒器无论从造型、材质,还是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上,都充分体现了当时酒器的高水准。

  多年来,凭借自己对酒器文化的理解和独到的收藏眼光,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刘小继成为国内极具实力的新生代酒器收藏家。

  “别看酒瓶不起眼,但它融陶艺、绘画、书法、民间故事、风俗民情等于一体,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刘小继希望自己的藏品能走出家门,他的愿望是在家乡建一座酒器文化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酒器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