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茅台机场开启您邂逅仁怀酒都醉美之旅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从茅台机场出来,乘坐机场巴士,全程高速,仅30分,就可领略流香溢彩的千里赤水河神韵。有“双遗产”,有古盐道、古屯堡,还有红色经典四渡赤水......从茅台镇到赤水市中心,145公里长的旅游公路和自行车道,与赤水河相伴而行。两岸,酒镇、盐道、古屯堡、世界遗产,还有闻名于世的四渡赤水,都值得细细品味。

1.jpg

●茅台机场

2.jpg

●仁怀酒都茅台镇

  “国酒之心”,酒都派给世界的一张飘香名片

  此酒应为天上有!它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国酒茅台的这一论断,几乎童叟皆知。

  在谜底揭开之前,人们总说,茅台酒是先人根据酿酒原理创造的,是集天地之灵气的产物。是的,这没错,但是,它为什么会这样独一无二呢?而且,茅台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风水宝地呢?

  茅台古镇,赤水河谷。这里海拔高度400至600米,四面崇山峻岭耸立。仁怀酱香酒,就在这起伏不定的河谷里,酝酿了上千年。“一日之中,乍寒乍暖;十里之内,此热彼凉”,成就了茅台独特的气候。赤水河边,两山对峙,四周高山,形成特殊的小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空气湿度较大,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成与繁殖。

  众所周知,茅台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为神奇的微生物群繁衍生息提供了绝佳条件。只要你进入茅台镇范围,就由远而近闻到越来越浓厚的酒香。其实这飘忽空中,移步不同的香味,就是肉眼看不到,却能闻得到的微生物精灵。

  赤水河从云南镇雄一路狂奔而来,在茅台镇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弯,把一串酱香的奇迹,留了下来。一河赤水原始而灵动,还有当地独特的糯高粱物种,当所有酿造茅台酒的关键因素,在这里环环相扣聚合在一起,才产生奇妙反应,生成了雨后开瓶十里香的仁怀酱香酒。

  仁怀,跃动着酒的灵魂,谱写着酒的传奇。“国酒之心”的传奇古镇,是酒都派给世界的一张飘香名片

  红色,世遗厚重而永恒的历史文化丰碑

  从茅台镇租一辆共享单车,沿着赤水河边的自行车道,顺流而下,遇到的第一个古镇,是土城。这里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新中国后来的多位国家主席、国防部长,以及上百位将军,都在这里浴血奋战过。

  1935年1月,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原打算沿赤水河而下,到下游地区渡过赤水河,再北渡长江,去四川与红四方面军汇合。但是,在土城,他们遭遇到数倍于我的川军,被迫改变原定计划,四渡赤水战役由此拉开大幕,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红军在赤水河两岸不断穿插、调动敌人。激战仁怀市鲁班、坛厂等地后,重新回到赤水河边。在茅台镇上,红军将士们“悠闲”地喝茅台酒,还用茅台镇的烧酒疗伤后,第三次渡过赤水河,牵着几十万敌军继续在赤水河边兜圈子。

  四渡赤水的胜利,一方面要归功于毛主席的“用兵如神”,另一方面恐怕还得感谢赤水河两岸特殊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作掩护,使得数万人的大部队行动,未能被敌人快速侦察到。

  至今,以遵义茅台机场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至少有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赤水河长江中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

  更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是距茅台机场一小时路程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丹霞。

  土司,屯堡难以湮灭的历史精彩

  赤水河沿岸另一值得看的,是大小不一、年代不同的古屯堡。据不完全统计,在贵州省境内,登记造册的各类屯堡达4000多个。

  屯堡,指修建在险要山顶上的防御设施,它是山区群众的一种生存智慧,在明代以来尤其清朝中晚期十分流行。但遵义茅台机场周边的几处屯堡,价值更高。

  从遵义茅台机场乘车出发,约40分钟,可抵达位于土城镇境内的九龙屯。这是一座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军事屯堡,由袁氏土司修建。迄今,这里还较完好地保存着用丹霞石修建城门、城墙等。

  另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屯堡——海龙囤,则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

  最初修建于宋代的海龙囤,最早是播州杨氏土司修建的一处屯兵之所。后来,因为要抗击蒙古军队,杨氏向朝廷提出,打算在海龙囤“另筑一城”,以作为播州城被攻陷后的反攻大本营。于是,这个工程便成了当时的“国防工程”。海龙囤经杨氏历代修葺,到明代末期已十分庞大,囤内拥有两座“王宫”。

  1600年,作为明万历“三大攻”之首的平播战役爆发,世袭统治播州700多年的播州土司被剿灭,海龙囤内大量建筑也随之灰飞烟灭,仅剩残垣断壁。

  而今,这座昔日的屯堡,作为研究土司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以及中国古代边疆与中央朝廷关系的重要实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绿色旋律,金山银水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一座城市,两条底线,三季有花,四季绿美。”这是酒都仁怀向世人呈现的靓丽景观。“天空蔚蓝、河流清澈、山青林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是生态城市的具体体现。仁怀市各乡镇、村寨、景点,处处可以感受到“绿”的气息,以及随之而来的旅游经济。坛厂神采八卦园、苍龙草木年华观光园、高大坪金山银水、长岗古银杏等景区正以“绿色旋律”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春天到银水看油菜花,夏天到八卦园看马尾草,这成了仁怀城区市民假期休闲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坛厂街道枇杷村,神采八卦园更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景区打造在尊重乡土乡村风格的基础上,高标准站位、高精准规划“一轴两园多点”功能布局,绘制一幅让“市民向往、村民依恋、游客痴迷”的山水田园画。开园一年来,景区游客持续井喷。

  生态与旅游业携手并肩,奏响了悠扬悦耳的二重唱。在仁怀,生态旅游正顺应着时代的步伐,农旅互通互促,引领农民踏上幸福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天蓝水清,绿意盎然。行走在仁怀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绿色发展气息。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