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历史视角引发的思考
■ 白卫星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到今年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人民解放军90年,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全心全意为民族利益浴血奋战的90年,是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牺牲的90年。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从延安到西柏坡,这90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军事文化遗产。遗留于各地的战争遗迹、军事活动遗址,其背后都是一卷史诗、一座丰碑、一个宝库,是人民军队造就的一个个至今难以复制的奇迹,也是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之伟大精神的真实载体,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伟大结晶。这其中的大部分亟待认定为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的历史看军事文化
有学者统计,人民军队自建军以来,共打过400个战役,败仗仅有10个。世界上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够如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的历史堪称世界军史奇迹!奇迹的奥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及其军事实践始终代表了军事文化建设的先进方向,是军事文化高度自信的基础。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军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从此有了英明的统帅与舵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红军指战员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取得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英勇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地人民抗日武装,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抗击了侵华日军的大部和几乎全部伪军,消灭日伪军170余万人,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两军进行了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决战,上演了以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为代表的一系列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解放了除台湾等若干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抗美援朝恢复了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年间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这些军事历史的伟大成就都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成功实践。
世界观方法论是军事文化的核心,决定着军事行动的结果。看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的历史,最能代表先进军事文化胜利的首先是长征。从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22日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是改变红军命运、使濒临绝境的红军从危难走向坦途、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会议。黎平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会理会议等重要会议,主要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博古、李德的教条主义作斗争,解决了红军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其中的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尔盖会议、巴西会议、俄界会议等重要会议,主要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正确的政治路线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政治路线作斗争,解决了红军的团结统一问题。尤其是1935年1月15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系统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教条主义错误,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会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等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原则,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中央红军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腊子口战役等,红二方面军的巧渡鸭池河、乌蒙山回旋战、六甲阻击战等,红四方面军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嘉陵江战役等,都是以红军为主角演出的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展示了红军创造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这些胜利是军事的胜利,更是先进军事文化的胜利,是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抓住事物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制定出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先进战胜落后、真理战胜谬误、团结战胜分裂、实事求是战胜教条主义,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逻辑和军事文化逻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来,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渡河精神、南泥湾精神、抗大精神、狼牙山精神、上甘岭精神、“两山”精神、红其拉甫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造的辉煌历史,是辉煌文化,是不朽的军魂。这个军事文化对推动强国梦、强军梦,续写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军90年的遗迹遗址:历史文化价值
我们仅就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总部的活动轨迹及主要战斗的发生地做简要的分析。
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即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八·一三事变后,全国抗战形势急需红军出师抗战,红军的改编问题始获解决。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委于1937年8月25日宣布命令:红军主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八路军总部率军挺进华北抗日前线后,先后移驻山西省太原市,五台县南茹村,和顺县马坊、石拐镇,洪洞县高公、马牧,沁县小东岭,襄垣县苏村,屯留县故县镇,潞城县北村,武乡县砖壁村、王家峪和辽县(今左权县)武军寺、麻田地区,统领八路军鏖兵华北。1940年5月,朱德返回延安军委总部,参加领导全国抗日战争,彭德怀主持八路军总部工作;1942年5月,左权在指挥作战时壮烈殉国;1943年9月,彭德怀被调回延安军委总部。10月6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第129师师部与八路军前方总部合并,保留第129师番号,沿用八路军前方总部名义,直至抗战胜利。八路军总部的历史遗存,主要散布于今山西长治、晋中、临汾、忻州等地。
从八路军总部的活动轨迹看,1937年9月至1945年8月期间,八路军总部在山西辗转69处,总部一直战斗在日军的腹地,是刺在敌人心脏的利剑。
山西沁县小东岭村,1938年由八路军总部牵头,山西战场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规模最大的一次高级军事会议,就在村口关帝庙内秘密召开。当时,八路军连续报捷,而全国战局严峻,徐州吃紧、潼关告急,蒋介石恐华北日军南下,严令华北各军一兵一卒不许过黄河,全部留在山西打游击。但国民党将领对游击战深感陌生,有些惶恐,希望得到八路军的帮助。为鼓励和帮助友军坚持抗战,1938年3月24日,国共在小东岭召开东路军将领会议。蒋介石、阎锡山派员出席。朱德主持会议,彭德怀、左权作报告。会议虽然只开了4天半,但提振了抗战信心,对挫败日寇“九路围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就在战役的第三阶段,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于11月上旬进驻辽县麻田附近的下武村和武军寺村,后移驻麻田,这是八路军总部最长时间的驻扎地。麻田地处太行山谷之中,滨临清漳河畔,环村奇峰林立,地势险要,一向有省界屏障、锁钥晋疆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麻田的至高点是十字岭,1942年 5月 25日,左权将军在反“扫荡”阻击敌人中不幸头部中弹,在十字岭壮烈殉国,年仅37岁。西河头村曾是129师司令部驻地,是游击战的发祥地,也是刘伯承与邓小平 13年合作的起始地。桐峪镇是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以下简称临参会)的旧址,是野战政治部驻地,也是朱德回延安前最后一次阅兵的地方。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有几场战役非常有代表性:(一)平型关大捷;(二)阳明堡机场之战;(三)神头岭伏击战;(四)百团大战。
南茹村、砖壁村、武军寺、麻田镇……八路军军史上熠熠生辉的小地名;武乡县、左权县、襄垣县、榆社县……八路军军史上光辉灿烂的小城镇。这些村镇留下了朱德、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左权等大批革命家的足迹,留下了他们作为军事家在这里指挥“百团大战”“响堂铺战役”“黄崖洞保卫战”等著名战役的军事历程。这些地方是军魂的文化载体,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留给人们的记忆仍历历在目;救亡图存的任务虽已完成,但民族复兴的伟业仍任重道远。二是捍卫正义和平。中国以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提升了国际地位。三是弘扬抗战精神。由抗战孕育的自强、团结、牺牲、坚韧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四是凝聚强军意志。我国正处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八路军魂是力量之魂、文化之魂,是内涵丰富的精神财富,这对于推进强军实践、实现强军目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亟待认定一批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纵观当今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无一不是极度重视保护本国军事遗存,并将其用于培养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和“尚武”精神的载体。我国军事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重大的战斗遗址,有的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从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入手,勾画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大格局,也促进了军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和开发。但由于一些工作没有跟上,相当一部分红色军事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遗存遭到破坏、损毁和歪曲。为适应现代我国军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科学传承我军的军事文化,推动强军建设和军事改革,从我军建军90年的历史角度看,必须对1927年建军到1949年建国期间的军事遗迹保护作战略性提升——认定一批我国的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关于认定范围
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南昌(八一起义的发源地)、浏阳县文家市(秋收起义的决策地)、永新县三湾村(三湾改编)、宁冈县古城(古城会议)、 上杭县古田(古田会议)、井冈山、百色、宁都、瑞金、于都、全州县(湘江战役主战场)、黎平、猴场、遵义、扎西、土城镇、皎平渡、会理、泸定桥、毛儿盖、俄界、腊子口、哈达铺、榜罗镇、吴起镇、瓦窑堡、将台堡、会宁、延安等。
二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洛川、左权、榆社、武乡、阳明堡、泾县、盐城、平型关、韦岗、黄崖洞、半塔、黄桥、狼牙山、刘老庄、沙家浜、冉庄、焦庄户、白洋淀、济宁等。
三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文化遗产。主要包括:长治、四平、临江、莱芜、孟良崮、西柏坡、济南、锦州、苏家屯、胡家窝棚、塔山、黑山、碾庄、双堆集、泰州市白马镇、孙家圩子村、临汾等。
(二)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关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尽管有一小部分是重叠的。比如:南昌、济南、遵义。尽管重叠,但二者并不矛盾,且有很大的区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包括国务院审批的,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选的,以及省级政府审批的)是以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为主要依据,当然也包含一些军事文化特色的名城名镇名村。本文所指的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特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历史活动中遗留的军事文化遗产。除此之外的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可以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看,没有强军梦就没有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独立崛起,我们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同时,迫切需要确认并保护一批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别是1927年到1949年期间涉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部分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都是具有70年以上的历史,现在提出明确保护,无论对国家发展还是国防建设,都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需要加强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专题研究
认定一批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必须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的历史做深层次的研究,确立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评估体系及保护范围,尽最大努力对全国军事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摸底,并建立档案。军队和地方政府都要组织力量,就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定、保护与开发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国家级的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审批,省级以下的由各级政府及军事工作部门共同确定。
四、认定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重要意义
大量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军事文化生根开花的地方,是凝结无数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鲜血的地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缩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世界军事舞台已产生并将继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军队乃至战争的较量,最终是文化的较量。在和平时期,我们决不能过于天真,在坚守善良文化的同时,还亟需构建起强健文化、防御文化、惩恶文化。我们既要保有文化的存在力、延续力,又要增强文化的抵御力、征服力。可以说,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蕴涵着先进军事文化,是强军建设的文化灵魂,是中华文化遗产不朽的丰碑。科学保护认定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要在国家层面上统筹保护和开发利用军事文化资源,这对传承我军军事文化的价值理想,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高军人的凝聚力、鼓舞力、动员力,进而影响国民思想,使其在军事实践特别是作战实践中发挥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更高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其意义十分重大。
从这个角度说,认定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是有利于加强军事文化挖掘,推动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系列展示。解放军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留下的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有着丰富的历史、科研、社会教育价值,对于后人学习历史、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修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加强民众对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意识,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是有利于加强军事文化宣传,整体提升国防教育。这些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有许多是人民军队英勇御敌、浴血奋战的地方。井冈山、延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诞生地和见证地,西柏坡是大决战的决策地。这些都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支撑。站在任何一个名城名镇名村,仰望历史的星空,一张张革命烈士的面容依旧鲜活,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仍在上演。在悄无声息中,我们重温激情荡漾的战斗岁月,感受党和人民军队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我们正在感悟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厚重和沧桑,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战争的魅力,感受到英雄的伟大,这对确保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持续进行国防教育保持历久弥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品牌的打造。军事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具有开发“红色旅游”的优势,能有效提升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影响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与国防教育的军民融合,作用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