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外卖配送服务业 如何迈入“标准化”时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丰 曹祎铭 邵琨

  外卖配送痛点引发“标准”关注

  近日一则“外卖小哥嫌出菜速度慢,自己上手炒菜”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有网友围观点赞,但也有不少人则表达了对外卖配送食品安全的担忧。

  近年来,随着工作节奏加快、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入,送餐等外卖配送业务应运而生、增长迅猛。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2017年我国外卖市场交易额预计达2045.6亿元。

  但同时,对外卖配送行业的监管目前仍存在盲区,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行业过快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导致消费者投诉不断。

  “目前外卖配送服务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行业痛点对所有外卖配送企业都是一样的,行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统一的规范标准。”美团外卖华南区域负责人陈雪说。

  开出初步“药方”部分条款需完善

  近日,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正式推出了《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规范》首次对外卖配送的服务机构要求、服务人员、服务流程、异常情况处理、服务质量控制和服务质量改进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美团不久前发布了一个自己的外卖配送标准。”陈雪说,它与这次出台的《规范》大体一致,会进一步参考《规范》,将公司的标准不断完善。

  针对此次推出的《规范》,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内容都是针对目前行业实际问题推出的,对企业很有参考意义。但另一方面,该规范只是一个团体标准,并非国家强制性标准,因此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外卖配送的诸多问题。

  未来期待更高标准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外卖配送行业的大部分商家都在执行各自的规章制度,但一家一套标准,并不利于外卖配送行业的长远发展,也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中物联电商物流和快递分会秘书长万莹介绍,我国的标准可粗略分为团体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四个层面。社会团体可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填补现有标准空白。

  有专家表示,作为一项团体标准,《规范》能引起各方对外卖配送问题的关注,也能建立和促动行业内部自律。但《规范》要得到实施,必须依靠商家、外卖服务公司和消费者等共同遵守。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次《规范》实施后,从某种意义上对配送企业和消费者都是一次引导,消费者会对照《规范》来选择配送服务企业,而难以“达标”的配送企业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压力。

  快递物流资讯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随着外卖配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亟须建立更具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创造条件。

  “此次《规范》推出后,如果经过实践检验,确实比较科学,而且有一定可操作性,不排除这种标准经过不断完善和国家的认可后,最终形成行业标准甚至成为国家标准。”徐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