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铁建重庆投资公司主管与重庆高速集团委派领导,共同在日常财务报销流程中签字,履行合资企业财务报销 “双签制”。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却是重庆投资公司通过资本合作,实现对资本有效监管的生动呈现。
今天,重庆投资公司所属的国有合资子公司、混合所有制公子公司家族,已经发展到了6 个。
当前,在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全国如火如荼实施之际,重庆投资公司在组建合资公司、实施合作发展的路上已经奔驰了13个年头。当时光倒回至2004年9月,由中国铁建与重庆高速集团合资成立铁发遂渝公司的热烈场景,仍然让重庆投资公司的员工感到历历在目。
那么,为什么重庆投资公司对合资公司如此情有独钟?实际上,谜底就在合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之中。长期以来,传统体制下的国有全资公司,一直难以破解权力制衡难、决策不民主的难题,然而,合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却自带“天然药方”。比如,铁发遂渝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结构,都是按照出资比例配置的。如此构架之下,可谓是“亲兄弟、明算账”,在财务管理、计价拨款等方面严格实行“双签制”,屏蔽了单方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双方商量着干、相互监督制约,成为管理的主基调,加强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成为一致目标。因此,重庆投资公司尝到了“甜头”,近年来成立的子公司具备条件的,就毅然采取合资发展的模式。
对此,公司下属的建新公司管理的在建工程投资总额高达400亿元,但是,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我这个一把手个人说了不算数,大事要经过董事会,日常事务要通过双方经理层协商,尤其是财务报销、计价拨款必须双方认可、双方审批。”严密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民主、科学、高效。
目前,重庆投资公司不仅有国有合资子公司,而且还通过与国有、民营企业实施三方股东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对资本的有效监管、对多方优势的高效整合利用。(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