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成都高新区加快推进“全域增绿”工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鲍安华 文/图

1.jpg

  家门口的花园如何打造,公司旁的绿道怎么设计?在成都高新区,最新的小游园、微绿地设计得到市民的广泛参与。日前,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局获悉,由市民评选出的“成都高新区小游园、微绿地创意设计方案”已新鲜出炉。

  经现场勘探、方案提交、专家评审、市民代表建议、主管部门审查等多个环节,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张一帆团队所设计的“缤纷小游园”方案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该方案将在位于天府二街和吉庆一路的两个示范点位同步实施,预计于年底完工呈现。

  “小游园、微绿地就像是城市绿化的‘微血管’,它们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是全域增绿工作的细微体现。本次大赛让民众参与设计,鼓励市民发扬创新精神,也充分满足民生需求。”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三治一增”战略,成都高新区正加快城市公园建设,不断完善绿地系统,区内14个小游园、微绿地将在今年陆续完工,新怡公园等多个高颜值公园也在加快建设中。

  让市民更有参与感参赛设计彰显高新创意

  街头巷尾,常有一些利用零星地块建设的小型绿地,面积不大,但环境优美,还有供市民休闲的配套设施,这就是小游园、微绿地,这些区域虽小但和居民生活紧密相关。

  “让市民在城市建设中更有参与感”是本次活动的初衷,纳入活动的设计对象是成都高新区首批在建点位中的2个,一个是天府二街德阳银行门口的前期绿地,另一个是位于吉庆一路的三角形绿地。

  “这两个点位位于大源商务商业区,是成都高新区内商务办公和生活居住较为集中的重要区域,小游园的建设能够惠及更多市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点位面积较大,分别约为375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目前由附近企业进行了一定的绿化栽植。

  “现代高新乐活绿园,创意科技智慧生活”是张一帆团队方案的核心理念,他们将创新灵感具象化在灯泡雕塑中,并以高新建筑为主题设计剪影雕塑,还将“海绵城市”理念延伸到雨水花园的打造,在方案中展现出一个集生态、休闲、科技于一体的现代街头绿地,力求达到自然与城市、艺术创新与智慧生活的共融。

  “方案制作比较成熟,特色鲜明,考虑所在区域人群特征,也契合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特色文化,总体来说是所有方案中比较出色的。”参与评审的专家介绍。

  “成都高新区的绿化整体透露着时尚、现代感,这和区域产业定位相符合,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绿化风格。”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次征集活动中,有很多作品都有丰富的科技元素,反映了锐意创新的风格,在城市生态绿色品质提升的同时融入了高新特色。

  充分考虑民生需求人性化设计赢得市民点赞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娱乐休闲时间更加碎片化,方式也更趋个性化。“不是人人都愿意走三五公里到大型公园去散步游乐,而三五百米就能走到的小游园、微绿地,更容易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张一帆介绍,他们的设计将让身边的游园更具观赏性、融入性。

  小游园、微绿地的打造除了点缀城市景观,还应为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服好务。在配套设施方面,张一帆在方案中达成了“三个配套”的功能效果:在游园内增加咖啡茶座和集装箱式的商业售卖亭,以部分商业配套方便市民消费休憩;考虑增加健身器材的合理设置,以健身配套丰富绿地功能;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充分考虑到市民的日常需求,设计了直饮水、WiFi、手机充电桩等便民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除了专家评审,部分市民代表也对方案进行了投票,市民杨先生看了多个方案后对张一帆的设计格外中意,“从居民生活的切实需求出发,设计美观,功能方面也都很接地气。相信这些方案的好点子,会变为成都高新区未来绿化的美好现实。”

  据悉,此次参赛方案中的很多利民“金点子”还会陆续推广到其他小游园、微绿地的建设中,发挥好小游园、微绿地的“小”“微”优势,让它们在融入城市绿化总体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文化需求,让小游园通透、亲近,有更多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以此营造出城市慢生活的氛围。

  加快推进“全域增绿” 成都高新区打造宜业宜居魅力之城

  小游园、微绿地是城市绿化的“微血管”,分布广泛,为城市提供了多元的生态效能。在成都高新区已建成的多个小游园内均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如府城大道的“紫薇园”内,步行道全部采用透水材料铺装,所有雨水可以自然下渗,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雨水通过铺装在透水垫层内的万孔管收集,最终排入绿地生态植草沟,能有效避免积水对车行道的基层影响。沿绿地边界设置的绿地生态植草沟也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和自然净化。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已经完成了吉泰五路街头绿地、府城大道紫薇园、美年广场南侧绿地、会龙大道街头绿地、中和天化街街心绿地、合作街办西南侧绿地6个项目。其中,既有2000余平方米的以种植主题花卉闻名的观赏式绿地,也有集生态景观和民生需求于一体,设置滨水漫步区、活力运动区和休闲景观区的休闲式绿地。

  “作为完善城市绿地体系的重要环节,小游园、微绿地建设将保持绿地与周边建筑环境的结合,营造更具高新特色的城市绿化风格。”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兼顾建设效率和质量,加快小游园、微绿地建设,让14个小游园、微绿地尽快呈现。

  “成都高新区有良好的绿地基础,未来还将继续扩大绿化覆盖面积、提升绿地品质,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态之城。”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成都高新区正加快铺开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的“全域增绿”工程,目前,总面积约10.89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区,新怡公园、新川之心西区公园、新川湿地公园正在加快建设,府城大道等10条道路的特色花树大街景观也将尽快呈现。届时,绿意盎然、繁花点缀的成都高新区将呈现出更为宜业宜居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