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在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17年6月30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蝉鸣仲夏,又是一季骊歌唱响!专业艰深的研究生学习,曾让你们无比期盼毕业的那一天。可当六月真的来临时,我想同学们的心中必定是五味杂陈:有对过去的恋恋不舍,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有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也有对老师的无尽感恩。阳光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过去种种,此刻都化为成功的喜悦。在这欢庆的时刻,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2017届121位同学圆满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同时也向为同学们的成才倾注心血和汗水的全院教职工,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全力支持同学们完成学业的各位家长和亲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送学生毕业就像嫁女儿。既有喜悦也有伤感,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总是希望你们不要忘了故土,不要忘了亲人,健康平安,一生幸福!四川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好看、好吃、好玩的东西太多,有“少不入川、老不离川”的说法。意思是年轻人到四川容易消磨斗志,失去锐气,没有成就;老年人到四川可以颐养天年,享受清福,健康长寿。但你们的成功推翻了这个古老的传说!再次证明,四川既是康养的天堂,也是求学的殿堂;四川是能让人聪明的地方,也是能让人漂亮的地方;四川是练功的道场,也是修身的磁场;四川是创新创业的好舞台,也是保值增值的好平台!
数载寒暑,几度春秋。三年前,正值我院招生三十周年之际,同学们怀揣着对知识的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憧憬来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求学。记得三年前我对大家讲过一句话, “把创新作为第一追求”,成长为高水平的研究生。三年来,社科院见证了你们的成长,从第一次报告学术进展的青涩,到收到第一篇论文录用通知的喜悦;从选题的困惑忙碌、开题的跃跃欲试,到答辩时的紧张激动,你们经历了从知识学习与融通的历练到创造有价值知识的升华过程!三年来,同学们努力拼搏,勇攀高峰,学术期刊、国际论坛、实证调研都留下了你们拼搏的身影和骄人的成绩,所有这一切,都汇聚成强大的助力,推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朝着国内一流的高端智库快速迈进。今天,你们即将告别社科院,从这里不仅带走知识、友谊、梦想,更将带走融入血液、浸透骨髓,将与你们相伴一生的社科精神!
相聚于此,这一段缘分值得珍惜;执手话别,这一份情谊令人动容。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迈出校门,步入社会,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实现新的成长和蜕变。告别了象牙塔里简单快乐、整齐划一的学习生活,告别了青青校园里单纯真挚的同窗谊、师生情,你们将被放到社会的“大熔炉”里,历经各种“变数”和复杂人际关系的千锤百炼。在浪涛激荡、瞬息万变的社会洪流中,同学们是选择庸庸碌碌、随波逐流,还是抓稳舵盘,来个华丽转弯,这就取决于你们自己了。
离别在即,我有几句话要送给大家。临别赠言,是我们中国文人雅士的传统。《晏子春秋》里说:“赠人以轩,不若以言”。无论世界怎么改变,同学们执着追求的心不能变,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坚持,不因厄变而更改其志,不因诱惑而迷失自我,不因人言而轻求放弃。我相信,成长于伟大时代的你们,经过四川社科院三年的精心培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一定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赢得无数的成功与荣誉。然而,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比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赢得尊重。怎么成为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面对即将远行的你们,我还是想将我的一些看法与你们分享,希望对同学们未来的成长有所助益。
首先,要具有崇高的品格。这里的品格就是我们做人的品质与格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广大青年要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崇高的品格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它不仅仅是道德的需求,同时,也包含开阔包容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意志,刚正不阿的气节,谦逊质朴的为人,荣辱不惊的态度。崇高的品格是我们融入社会成就事业的基础,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快乐之源,忍过一时的委屈,坚守一分品格,换来的将是未来的海阔天空。丢了品格,具有再高的才学和智慧也终将被人唾弃而无用武之地。只有具有崇高的品格,才能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与人和谐相处,才能深孚众望,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其次,要做到自尊自爱。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自尊自爱发乎人性,自然而且合理。学会自尊自爱,并且推以爱人,便是美好人生的起点。同学们步入社会后,面对各种纷繁复杂情况,一定不要让过分的现实侵蚀自己的理想,不要让所谓的“潮流”和“时尚”迷失前进的方向,更不要让眼前的诱惑淹没自己的良知,一定要坚持做人的底线,坚持自尊自爱,勇敢的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灵魂上的高贵,去实现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自尊使人高雅,自爱使人端庄,一个做到自尊自爱的人才能终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再次,要学会尊重他人。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说过:“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但首先更要懂得尊重社会和他人,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体谅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我们就一定要收起身上的骄傲与自负,多看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学会理解与尊重,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随意评判别人的对错,不要只顾自己的想法却不去考虑对方的感受,也不要只看别人的缺点却不去反省自己的不足。学会尊重他人本身既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智慧、境界和格局,又是一种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修养,更是我们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不二法宝。
最后,要踏实肯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号召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向未来做出的承诺。同学们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定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只有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到极致的人才会被他人和社会所尊重,只有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值得他人和社会尊重。荀子有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要克服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的心理,沉得下身、静得下心,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岗位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在日积月累中成就精彩的人生,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螺丝钉精神”,去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同学们,到了该告别的时刻了,千里长宴,终有一别。今天你们即将奔赴天南海北,但无论身处何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校友”的称谓都将伴随大家一生!无论用多少语言,也道不尽母校对你们的嘱托,说不完师长对你们的牵挂,莫道前途无知己,母校永远伴你行。无论你们走到哪里,你们已成为社科院生命中的一部分!一带一路,让世界重新发现了东方;毕业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期待着你们的进步和成功,祝愿你们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
谢谢大家!